...灸法之一。《串雅外编》:“麻叶灸;治瘰疬疮。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作炷圆,灸疮上百壮。”《千金要方》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捣作炷,灸疮上百壮”。...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禁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
...大便燥者.宜于清解剂中.佐以血药而润燥.以全书除热清肺汤加当归、火麻仁、枳壳治之.如不通者.方以承气汤或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甘草下之.倘治之不早.多致紫黑难救矣.有等原发小疥.而顶焦有似于麻焦.而实非麻焦.临症须详审.朱曰 紫黯色.粒...
...此亦恒有之,如此试验亦易,然其事可为人子劝也 元布噜哈雅,太宗时拜燕南诸路廉访使,未几授断事官,使职如故。有民误殴人死,吏论以重法。其子号泣请代死,布噜哈雅戒吏使擒于市,惧则杀之,既而不惧,乃曰:误殴人死,情有可宥。子而能孝义,无可诛。遂...
...隔物灸之一。《普济方》:“治悬痈……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苦瓠,故《串雅外编》称“苦瓠灸”。...
...隔物灸之一。《普济方》:“治悬痈……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苦瓠,故《串雅外编》称“苦瓠灸”。...
...温、暑湿、暑毒、中暑、冒暑、伏暑等之病名,几乎家喻户晓。奈何论暑专书,惟张氏凤逵《伤暑全书》已。且张氏原刻,在明天启年,相距不过数百年,其书已湮没不可觅。读医书者,于《伤寒论》后,但于有《温热论》一,若伤寒病外,只有温热病,口头日日念暑温、...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出《串雅内编》。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上行的药物称为顶药,使用顶药的治疗方法叫顶。顶药多有涌吐的作用。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
...药物敷贴法的一种。《串雅外编》:“引火法:入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药,以此治之。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水调成糊,以布摊成膏,贴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又法:附子一个为末,米醋调成膏,贴涌泉穴上。”...
...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 【禁】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禁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