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酒见贤一(Ken'ichiSakemi)于日本平成三年(1991年)创作成的小说。日本平成七年(1995年),这部小说经久保田千太郎的改编、森秀树绘制成漫画,由日本小学馆出版。 2006年,由张之亮导演,中韩演员参加拍摄的同名电影《墨攻》...
...土耳其政府逼走了。革命时〔6〕,他为军事执法长;此后他又与诗人威理式珂夫(Vel^ish-kov)〔7〕编辑一种月刊曰《科学》,终于往俄国,在阿兑塞〔8〕完成一部小说,就是有名的《轭下》,是描写对土耳其战争的,回国后发表在教育部出版的《文学...
...出版单行本,为《未名丛刊》之一。 〔2〕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七期(发表时无最后二节)。后印入《出了象牙之塔》单行本卷末。 〔3〕指《苦闷的象征》第一部分《创作论》的第三节《强制压抑之力》。 〔4〕早稻田文学社...
...可看提倡白话文的当时。 九月二十四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三日上海《新生》周刊第一卷第三十六期,署名公汗。 〔2〕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福建闽侯人。清末曾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
...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一九一四年退职,从事写作。 〔4〕岛崎藤村(1872—1943) 日本作家。原名岛崎春树,作品有自然主义倾向,早年写诗,后写小说,著有诗集《嫩叶集》、小说《破戒》等。 〔5〕《新时代与文艺》 《壁下译丛》中的一篇,日本文艺评论家...
... 〔3〕五个左翼青年作家指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和白莽(殷夫)。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他们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参看《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4〕“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语出《史记·陆贾传》:“陆生时时前说称...
...《遁》小《临》大。 (7)《睽》之初九、九四,阴阳非应,俱是睽孤。同处体下,交孚相救,而得悔亡,是“同救”“相亲”。《困》之初六,有应于四,潜身幽谷;九四有应于初,来徐徐,志意怀疑,“同避”金车,两“相疏”远也。 (8)或有情伪生,违此例者...
...里的革命的初步,——现在回忆一下也是很有益处的。” 4.关于译者,我可以不必再说。他的深通俄文和忠于翻译,是现在的读者大抵知道的。插图五幅,即从《初学丛书》的本子上取来,但画家蔼支(Ez)〔5〕的事情,我一点不知道。 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三夜。...
...在作战指导上的得失与作战成败的关系,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由于该书所引史例多数比较简略,故笔者一般都以史例原著进行分析,而分析中的引文,凡与《百战奇略》相同的,不再注明出处,不同或为其所无者,均括注出处。 (二)、“译文”:在忠实于原意的...
...终于不是革命文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俄国是实在在革命。革命文学家风起云涌的所在,其实是并没有革命的。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上海《民众旬刊》第五期。 〔2〕唐南遮(G.D’Annunzio,1863-1938)通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