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_【中医宝典】

...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5.html

中医的脉象_【中医宝典】

...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6.html

痛风诊治中的三大问题_【中医宝典】

...,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损伤。肥胖患者要减少热量摄入以降低体重。 虽然痛风是一种慢性病,但只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正确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专家名片 王玉丽,女,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洛阳风湿病学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96.html

人参羌活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桔梗 前胡 天麻(酒浸,炙)地甘皮(去土)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邪湿病,时疫疮疹,头痛体疼,壮热多睡;潮热烦渴,痰实咳嗽。亦治肝经有热,眼目涩痒昏朦。【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00毫升,入薄荷少许,前至80毫升,去滓...

http://zhongyaofangji.com/r/renshenqianghuosan.html

中暑有动静之异_《医学传心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由于机体的差异,工作于烈日之下,活动过度,湿随汗去,无湿而多热;恣意纳凉,又不活动,湿邪为重,故治法不同。这就是张洁古所说的动而得之、静而得之的区别。香薷饮之用,应以暑症无汗或兼有外感者为宜,自汗者当考虑不用。读者应参考《湿病条辨》暑温伏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huanxinlu510/142-26-0.html

六淫与六气有何不同_【中医宝典】

...反常变化,实质是对临床上六类症状证候的归类。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或久居湿地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等。 2.六淫之邪,可以单独作用于机体而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763.html

盛夏避湿邪_【中医宝典】

...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中医认为,湿邪有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另外一种湿气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48.html

甘草附子汤十三 方见《伤寒·湿病》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 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03.htm

栝蒌桂枝汤方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湿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集注】徐彬曰:此言全乎湿而久郁为热者,若湿挟风者,风走空窍,故痛只在关节;今单湿为病,则浸淫遍体,一身尽痛,不止关节矣。...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76.htm

白术_《本草新编》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有湿病皆不能外耶?此未明乎腰脐之义也。人之初生,先生命门。命门者,肾中之主,先天之火气也。有命门而后生五脏六腑,而脐乃成,是脐又后天之母气也。命门在腰而对乎脐,腰脐为一身之主宰。腰脐利而人健,腰脐不利而人病矣。凡有水湿,必侵腰脐,但有轻重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24/16.htm

共找到6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