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因嗜酒过度,湿热结蓄大肠所致的便血。初起宜清湿热,解酒毒,用黄连丸、酒蒸黄连丸、约营煎、聚金丸、槐角丸之类。日久下痢脓血,腹痛不瘥,用乌梅丸、樗白皮散。酒湿从寒化者,宜健脾祛湿,用二术煎、四君子汤或葛花解醒汤。参见便血、痢疾条。...
...证名。头脑不爽利,感觉视物模糊。见《兰室秘藏·头痛门》。由风湿热痰涎郁于头部所致。治宜散风、清热、祛湿、化痰诸法,以清头明目,用川芎丸、防风散、川芎散、沃雪汤、清神养荣汤(《东医宝鉴·外形篇》)。肝阳上亢、气郁等均可引起本症。参见眩晕条。...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北莸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西北莸 【别名】小六月寒[陕西] 【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
...目录 《石宝秘录》儿门暗疾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宝秘录》:儿门暗疾方【处方】当归15克,茯苓15克,栀子9克,白芍9克,柴胡3克,楝树根1.5克。【功能主治】平肝祛湿。主肝经风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摘录】《石宝秘...
...主要原料:苡米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适量,桂花少许。制作方法:先煮苡米,继入莲子肉,粥成后加入冰糖及桂花。效用说明:健脾祛湿,清热益气,凡因湿邪久蕴化热,伤及脾胃而引起饮食不佳、大便溏泄、妇女带下过多,甚或湿热上蒸而致心悸、...
...中药处方(一) 【辨证】热毒挟湿。 【治法】解毒,清热、祛湿。 【方名】解毒清热汤。 【组成】金钱草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服(或饭后半小时服)。可用30-50毫升保留灌肠。 【出处】王旭方 ...
...疾病。 谨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 夏季到了,人容易水肿,尤其是女性朋友。水肿又称浮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其实,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是身体对内外环境无法适应。但...
...祛湿利水,如独活、苍术、白芷、川椒、赤茯苓、茯苓皮、木通、萆 、秦艽、金银花、天麻、南星、半夏、防风、猪苓、葳灵仙、防己、五加皮之类,随候采用。扶脾渗湿,如白茯苓、白术、升麻、人参、附子、肉桂、炮姜、炙甘草、白扁豆、猪苓、泽泻、炒黄米仁、...
... 蓄(图)入膀胱专主分消.降利功偏化湿浊.行脾肺并疗疥疾.苦平性燥杀虫疮.( 蓄多生道旁.一名扁竹.如竹形布地.节间有粉.如花.苦平之性.善祛湿热.杀诸虫.观本经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等语.即可想矣.)...
...原料:柴苏叶2g、防风3g、荆芥1.5g、陈皮2g、香薷1g、绿茶5g。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苏叶、防风、荆芥、陈皮、香薷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疏风解表,祛湿化饮。用途:内蓄湿饮、外感风寒,无汗头闷、憎寒、四肢无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