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火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 【相火】 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发自命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14.html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以研究脏腑为主。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中医学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形态结构,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大多是胸腹腔中内部组织比较充实的实体性脏器,其共同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6.html

脏腑性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学说著作。三卷。清·尤乘撰。为丛书《博物知本》中的一种。重点介绍脏腑生理。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线,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功能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依据脏腑的性质特点分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22.htm

脏腑性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学说著作。三卷。清·尤乘撰。为丛书《博物知本》中的一种。重点介绍脏腑生理。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线,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功能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依据脏腑的性质特点分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3.htm

食物性能的概念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为“食性”、“食气”、“食味”等,和药物性能一致,也包括气(性)味归经、升浮沉降、补泻等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484/17.htm

五脏苦欲补泻论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何则?五脏之内,各有其神,神各有性,性复各殊,故形而上者神也,有知而无质,形而下者块然者也。五脏之体也,有质而无知,各各分断者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皆指有知之性而言,即神也。神也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916.htm

中药的性能_【中医宝典】

...人里,发病部位有各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症、实症,故中药的性能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有毒无毒等。这些特性的认识,来自长期的医疗实践,是从众多的医疗作用中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是—整套指导用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926.html

真邪补泻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皆以知之矣。以前所知,书中义也。平按:《素问》无“皆以”二字。此皆营卫之气倾移,虚实之所生也,非邪气之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言前八十一篇所说之义,与余请异者,经所说唯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5-3.html

《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前言 卷第一摄生之一(佚)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卷第四(佚) 卷第五(卷首缺)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卷第六(卷首缺)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06/index.htm

三衢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宣散,乃施苍龙左右拨之可也。五行定穴分经络,如船解缆自通亨,必在针头分造化,须交气血自纵横。(口诀)通关交经。通关交经、苍龙摆尾、赤凤摇头,补泻得理。先用苍龙摆尾,后用赤凤摇头,运入关节之中,后以补则用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使气于其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03.htm

共找到24,7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