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1〕 当屠格纳夫,柴霍夫〔2〕这些作家大为中国读书界所称颂的时候,高尔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的。即使偶然有一两篇翻译,也不过因为他所描的人物来得特别,但总不觉得有什么大意思。 这原因,现在很明白了:因为他是“底层”...
...合众书店《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不分是胡适等人的看法,胡适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白话文学史》第一篇第一章中说:“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当战国的时候,中国的文体已不能与语体一致了。”按他的意思,战国以前文体与语体是合一的。鲁迅对此一向有不同看法,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萧伯纳在上海》序 现在的所谓“人”,身体外面总得包上一点东西,绸缎,毡布,纱葛都可以。就是穷到做乞丐,至少也得有一条破裤子;就是被称为野蛮人的,小肚前后也多有了一排草叶子。要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自己脱去了,或是被人撕去了,这就叫作不成人样子...
...《总退却》序 中国久已称小说之类为“闲书”,这在五十年前为止,是大概真实的,整日价辛苦做活的人,就没有工夫看小说。所以凡看小说的,他就得有余暇,既有余暇,可见是不必怎样辛苦做活的了,成仿吾先生曾经断之曰:“有闲,即是有钱!”〔2〕者以此。...
...《听言》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7、《去尤》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8、《应同》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9、《有始》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0、《不侵》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1、《诚廉》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2、《介立...
...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二,《养护的门徒》(原名未详),木刻十三幅。比国有一个麦绥莱勒(FransMasereel)〔13〕,是欧洲大战时候,像罗曼罗兰〔14〕一样,因为非战而逃出过外国的。他的作品最多,都是一本书,只有书名,连小题目也没有。...
...四段论述《连珠》这种形式的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第五段讲上述三种以外的种种杂文名目,说明这些将分别在有关文体中论述。 刘勰认为这些杂文是“文章之枝派”,不属于文章的正体,写这种东西是文人从事写作之余的一种游戏。这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当然,这...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1〕 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1872—1898)生存只有二十六年,他是死于肺病的。生命虽然如此短促,却没有一个艺术家,作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名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
...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 考證:〔《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謹照原文二年改二十年。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 謹照原文王子圉改王子圍。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