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传病证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庞曰∶伤寒一日,巨阳受病,前所说膀胱详矣。病源云小肠,虽则误其标本,其手足阴阳自有并病者。故素问云∶六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是表里次第传,不必两感,亦有至六日传遍五脏六腑而死者也。素问云∶诸浮...

http://qihuangzhishu.com/746/11.htm

伤寒的涵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疾病里,哪五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0.htm

伤寒心法要诀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 发黄 疹斑 衄血 吐血 大小便脓血 颐毒 狐惑 百合 热入血室 食复劳复 房劳复阴阳易 卷三 伤寒五证 停痰、伤食、香港脚、虚烦、内痈 冬温、寒疫、瘟疫 温病、热病 风温 温疟 湿温 中、温毒、风湿 痉证 易愈生证 难治死证 汇方 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881/index.htm

本草纲目简介_本草纲目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本草纲目简介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中文名称:本草纲目 ...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bencaogangmujianjie.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5.html

卷末·附王叔和伤寒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叔和伤寒序例,悖谬之至,而传流千古,遂成伤寒祖派。程氏应旄郊倩,解经义以辟之,甚有识悟。惜其议论多疵,削而正之,存其梗概,以破医书承袭之讹。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深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22-0.html

名医导读_【中医宝典】

...也多记有治疗包括失误的过程。仔细分析、深入研究名医中失治误治的医案,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的精神实质,避免或少犯诸如主观臆断、因循失治、拘于标证、误犯时宜、伤其所禀一类错误,提供有益的借鉴。 4.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4.html

产后诸发热状伤寒不可发汗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有发热,宜与四物为君,加柴胡、人参、炮姜最效。盖干姜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且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慎斋按∶以上三条,序产后有外感发热之证也。产后发热,状伤寒,虽有外感,禁用发表。唯以养血...

http://qihuangzhishu.com/670/464.htm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活人总括。七卷。宋·杨士瀛撰。作者以总括伤寒论伤寒证活人书二书的内容为主,结合杨氏对伤寒论一书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心得编成此书,参附杨氏学术见解。卷一为活人证治赋;卷二伤寒总括;卷三伤寒证治;卷四-六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41.htm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活人总括。七卷。宋·杨士瀛撰。作者以总括伤寒论伤寒证活人书二书的内容为主,结合杨氏对伤寒论一书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心得编成此书,参附杨氏学术见解。卷一为活人证治赋;卷二伤寒总括;卷三伤寒证治;卷四-六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9.htm

共找到489,7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