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史记酷吏列传、后汉书东夷传引并作“法令”。“物”字盖涉上文“奇物”二字而误。“法令滋彰”与“上食税之多”,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均可代表老子之政治主张,非仅反对珍好之物而已。又“彰”,傅、范作“”,范下有“而”字,赘。 故圣人云“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第1)。老子“道”又是支配宇宙万物普遍永恒法则“道者,万物之注也”(62)。老子认为,人类事务必须遵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六评析

...张松如先生在老子校读一书中写道“本章前四句表示了反战思想。老子反对当然是春秋列国各贵族领主集团间频繁兼并战争和掠夺战争。尽管有人指出,这些战争,从其主流,也有一定进步趋势;但是对人民说来,特别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广大劳动人民...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8.html

第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第六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贵,物不贱也。”此可训上一“贵”字。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王注“隆之称也”是也。下一“贵”字,从声训为归。初学记引“汝、颖言‘贵’声如‘归’。”又释名释言语“贵,归也,物所归仰也。汝、颖言贵声如‘归往’之归也。”此言“为天下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8.html

补遗_老子道德经校释

...龙兴碑本略同,如第三“不敢不为”,第七二“尸”字,第十五“涣若冰将汋”,第十六二“生”字,第二“我魄未兆”,第二十四“喘者不久”等,盖同属一版本系统者)。 (一)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昭和三四年创文社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0.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政策“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57老子从自然人性论角度为“无为而治”主张提供依据。“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58)正是由于统治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老子养生经_【中医宝典】

...老子一书,又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道德真经,是道家主要经典。书中的养生学论点主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希言自然”即“少说教,从自然”之意。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指规律,“自然”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23.html

第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奚侗同。陈柱饥、饥韵,治、治韵,死、死韵。谦之案“饥”当作“饥”,见前。又敦煌辛本“生为”下更有“生”字。“贤于贵生”上据文子十守篇有“即所以得长生”一句,是生、生亦韵也。 右景龙碑本不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注_老子集注

...。只不过孔子“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75]管子一书认为难以建立大一统中央帝国。虽然秦始皇作成功了,但并没有保持下来。而以后历代王朝又如何呢?情况恰恰如老子在这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共找到1,10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