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固宜。 且世人笑之也,不以其俳乎?(俳,音排,戏也。)而俳又非圣人之所弃者。《诗》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淇奥》之辞。)《太史公书》有《滑稽列传》,(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言能乱同异也。滑,音骨...
...;solitary; isolated; alone] 孤,独也。——《广雅·释诂三》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 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宋· 苏洵《六国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设渔者对智伯(按《史记·世家》及《通鉴》所载,智伯贪而无厌,卒抵于败。公之设为渔者对,其指切一时事情也至矣。) 智氏既灭范、中行,(智襄子,名瑶,文子跞之孙也。周贞定王十一年,帅韩、赵、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共分其地以为邑。范,谓范昭子...
...贬永州司马后作也。) 弱岁游玄圃,(东方朔《十洲记》曰:昆仑山有三角,一角正西北,名玄圃台。弱岁,谓弱冠也。增城、悬圃、阆风,昆仑之山三重也。县圃出美玉,以喻京城多贤才也。)先容幸弃瑕。(《汉·邹阳传》: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容,文采也。《礼记...
...复仇议(事之本始,详《新史·张�传》,所载子复父仇者凡七人。韩文公亦有此议,见于集。韩谓子复父仇虽不详于律,然先王之意,将使法吏一断于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议,不可著为定制。公则以服孝死义之人,不可以王法从事,欲下所议附于令。岂公之意深罪夫...
...往代之成法,当今之明义也。陛下孝思中发,诚无已已,然君举必书,所以慎于礼制也。晔思以为追尊之义,宜齐高皇而已。(《魏志·刘晔传》,《通典》七十二) ◇ 遗鲁肃书 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
...列传》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三国志·华佗传》 不如伐蜀之完也。——《战国策·秦策一》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贾谊《治安策》 不能独完。——宋· 苏洵《六国论》 无一完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完计(周密完善的计策...
...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情谊 [...
...○经(仪注) 《隋·经籍志》:仪注之兴,由来久矣。自君臣父子、六亲九族,各有上下亲疏之别;养生送死,吊恤贺庆,则有进止威仪之数。唐、虞以上,分之为三,在周因而为五。《周官》,宗伯所掌吉、凶、宾、军、嘉,以佐王安邦国,亲万民,而太史执书以协...
...久承借示新文及累为访临,甚荷勤眷。文字已细观,甚善。必欲求所未至,如《中正论》引舜为证,此是时文之病。凡论但意立而理明,不必觅事应付。诚未思之。专此,不宣。洵白。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