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解释_乐而不淫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情感有节制。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偏正式;作谓语;指表现情感有节制...

http://hanwen360.com/cy/144275.html

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诸"字意思_汉语字典诸解释

...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形态)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he;her;they;it]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

http://hanwen360.com/x/8BF8.html

述香港恭祝圣诞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10〕,论语不讳,惟此“海隅之地,古风未泯”者,能知此意耳。余如各种电影,亦复美不胜收,新戏院则演济公传四集,预告者尚有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新世界有武松杀嫂,全系国粹,足以发扬国光。皇后戏院之假面新娘虽出邻邦,然观其广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99.html

题记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除登在自由谈〔7〕上者外,几乎都在这里面;书序跋,却只选了自以为还有几句可取几篇。曾经登载这些刊物,是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北斗现代涛声论语申报月刊文学〔8〕等,当时是大抵用了别的笔名投稿...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85.html

辟雍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四_儒家_【文学360】

...以致其道。”故曰:“十年曰幼,学。”论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是以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论语曰:“五帝立师,三王制之。传曰:黄帝师力牧。帝颛顼师绿图,帝喾师赤松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21.html

儒家经书解释_儒家经书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国儒家学派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发展为宋代十三经,即周礼仪礼礼记、...

http://hanwen360.com/c/357974.html

志第四十七 艺文一_新唐书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傅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如太一。在目的论学说中是彼岸性同义语。康德哲学中指,转相讲述,而圣道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至于上古三皇五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108.html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再论雷峰塔倒掉原文-出自_【鲁迅全集】

...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应做事。这里只取“经”“景”两字同音。 ⑥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语见论语·八佾。他曾修订过春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5.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解析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标准时已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行必果”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见,孟子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73.html

共找到1,085,2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