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解剖] 在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头半棘肌中,穴区浅层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颈神经后支的肌支、副神经和颈横动脉、颈深动脉分布。[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枇杷叶(图)苦降和阴.清肺消痰定喘嗽.甘平散逆.除烦下气退阳邪.(枇杷叶苦平入肺.其性善降.气降则痰下.痰下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至于除烦润燥.以其有清肃下行之令.气降则火亦降耳.)...
...味辛温.入手太阴经.功专发表散寒.得广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得木瓜、浓朴治寒湿香港脚.得藿香、乌药温中止痛.得香附解肌.得芎 、当归和血散血.得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得卜子、杏仁消痰定喘.叶得百合.治夜不寐.梗得桔梗.治梅核气.解蟹毒....
...病证名。痰证之一。指气喘而多痰者,又名痰喘。《不居集》卷十七:“喘痰:虚喘者,气乏身凉,痰冷如冰;实者,气胀胸满,身热便硬,喘动有痰而有声。”可用定喘汤加减。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参见喘证各条。...
...麦冬∶味甘,性凉,气微香,津液浓浓,色兼黄白。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即引肺气清肃下行,统调水道以归膀胱。盖因其性凉、液浓、气香,而升降濡润之中,兼具开通之力,故有种种诸效也,用者不宜去心...
...中药处方 【辨证】内热痰滞,肺胃不清。 【治法】清宣通化,止嗽定喘。 【方名】麻石葶蒌饮。 【组成】麻黄2克,生石膏15克,甜葶苈5克,枳壳5克,川郁金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弼臣方。 ...
...中药处方(一) 【辨证】内热痰滞,肺胃不清。 【治法】清宣通化,止嗽定喘。 【方名】麻石葶蒌饮。 【组成】麻黄2克,生石膏15克,甜葶苈5克,枳壳5克,川郁金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弼臣方 ...
...麦冬∶味甘,性凉,气微香,津液浓浓,色兼黄白。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即引肺气清肃下行,统调水道以归膀胱。盖因其性凉、液浓、气香,而升降濡润之中,兼具开通之力,故有种种诸效也,用者不宜去心...
...半夏为之使。畏藜芦。恶皂荚。辛、苦、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足厥阴经气分。功端下气降火,清肺热,散风邪。化痰热,定喘嗽,止呕逆,除烦闷,治小儿疳热。得桔梗,治热痰咳逆。去皮及髭丫,甜竹沥浸润,晒干用。气虚逆满,病非外邪实热者,禁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