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性味苦寒,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故临床上称为泻利药,消痈散肿、清热燥湿、活血通经。但最常用于泻下。 急性热性病人,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出,晚间神昏谵语,搏衣摸床,腹部胀满、痞硬...
...目录 《准绳·类方》大黄泻肝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准绳·类方》:大黄泻肝散【处方】郁李仁2钱半,荆芥2钱半,甘草5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乌风内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目录 《眼科全书》加减大黄当归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眼科全书》:加减大黄当归散【处方】大黄、当归、甘草、人参、白茯、黄耆、麦冬、知母、桔梗、黄芩、连翘。【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 种植大黄宜选择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与马铃薯、蔬菜等轮作,种子以当年或次年的好...
...《删补名医方论》大黄虫丸治五劳七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大黄(酒蒸,十两) 桃仁(去皮尖,炒,四两) 杏仁(去皮尖,炒,四两) 黄芩(炒,二两)甘草(三两) 芍药(炒,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炒,一两) 虻虫(去翅足,炒,...
...目录 《伤寒总病论》大黄桃仁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总病论》:大黄桃仁汤【处方】朴消、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小产,恶露不行,腹胀烦闷欲死。【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用桃仁(去双仁皮尖,碎之)浓煎汤调下,...
...目录 《续本事》大黄葶苈丸 《圣惠》大黄葶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大黄葶苈丸【处方】大黄5钱(炒),葶苈子(洗净,瓦上炒)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喘...
...主通利结毒也,故能治胸满、腹满、腹痛。及便闭、小便不利,旁治发黄、瘀血、肿脓。【考证】大陷胸汤证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以上一方,大黄六两。小承气汤证曰∶腹微满、大便不通。浓朴三物汤证曰∶痛而闭者。大黄甘遂汤证曰∶少腹满、如敦状、小便...
...目录 《中国药典》大黄清胃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大黄清胃丸【处方】大黄504g 关木通63g 槟榔63g 黄芩96g 胆南星42g 羌活42g 滑石粉168g 白芷42g 牵牛子(炒)42g 芒硝63g【性状】为...
...蜣螂(图) 牵牛子(图) 齐墩果(图) 轻粉(图) 肉苁蓉(图) 乳源木莲果 三朵云 山扁豆(图) 山大黄(波叶大黄) 山大黄(华北大黄) 山豆根(图) 山乌桕根 沙松果 神黄豆 石通 水红花子 水苋菜(图) 水皂角 鼠李(图) 丝瓜子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