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2次。 【出处】柴彭年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 【治法】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方名】银蒲消毒饮。 【组成】蒲公英30-40克,金银花15-30克,六一散12克,丹参12克,香附6克。 【用法...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湿热,血热,湿阻,血燥所引起。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脉证,选方用药,不可拘泥...
...(即暑疟)【湿热疟之症】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胸膈不舒,此湿热疟之症也。【湿热疟之因】《内经》云∶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则...
...本病多因肺热亢盛,气机滞塞,久而成瘀,混结白睛深层而成紫红结节。或因心肺热毒不解,从内而发,致目络壅阻,气血瘀滞不行,结聚于白睛深层。或因风湿内蕴,医学教育网整理久而化热,湿热之邪阻滞气血,致使肺气不宣,郁结于白睛深层而成结节。或因肺热久...
...面色红黄,吐弄红舌的形象为:面睑浮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舌红吐弄。 关键词:面色红黄,吐弄红舌. 面色红黄,吐弄红舌的形象为:面睑浮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舌红吐弄。 主病:湿热内蕴;心脾蕴热;肾水上泛. ...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内蕴,水湿不化。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 【方名】五草汤。 【组成】鹿衔草20克,益母草30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子15克,茯苓100克,夏枯草25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2克,...
...。 (3)惊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伤肾,肾气衰则阳物不举。 (4)湿热下注:湿热下注,宗筋弛纵,可致阳痿。湿热下注的成因多因饮食不节,嗜酒过度,积湿生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内蕴,循经下注而成。 (5)寒凝肝脉:因寒邪...
...病证名。头痛因于湿热蒙蔽清窍所致。除头痛外,每有心烦,身重肢痛,或见面目、四肢浮肿,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多濡数。《兰室秘藏·头痛门》:“心烦头痛者,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治以清热化湿为主,用清空膏或温胆汤加黄连、苡仁...
...病名。脚气病因于湿热相搏所引发。《寿世保元·脚气》:“湿热脚气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膝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胫肿痛,脚膝生疮赤肿,及内外生疮,脓水不绝,或痒或痛。”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或以四苓散加苍术、黄连、...
...无规律,饮酒过多,伤及脾胃,致湿热内蕴,上扰心神,致睡眠不安,另一方面,湿浊内蕴,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影响营卫运行,亦可导致失眠,所谓“胃不和卧不安”;但其总体病机应是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所以路老第一个方中用了大量健脾利湿降浊之品,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