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满山红油与适量稀释剂制成的滴丸。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滴丸;有特异香气。 【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05~0.1g,一日2~3次。 【规格】每丸含满山红油 ⑴0.05g ⑵0.1...
...国语辞典 一種中藥。甘寒無毒,有清腦鎮靜之功、祛痰鎮咳之效。 宋.僧贊寧.筍譜.二之出.鏞竹筍:「一說竹黃是南海邊竹內塵沙加於竹,凝結成致竹兼筍,皆療風疾。」 一種工藝品。以竹筒加工製成果盒、文具盒等。...
...《局方》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益以夏陈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祛痰补气阳虚饵。(二陈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除却半夏名异功(散,钱氏。)或加香砂胃寒使。(加木香、砂仁,行气...
...原料:紫菀5g、贝母2g、知母2g、天冬3g、桔梗3g、绿茶3g。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菀、贝母、知母、天冬、桔梗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功能:祛痰化脓,清虚火。用途: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身体羸瘦;结核病。来源:《圣惠方...
...病证名。见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多因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或痰浊瘀阻于经络而致。若因气郁者,多见胸闷易怒,两胁疼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加剧,治宜舒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加减;痰浊瘀阻者,症见痰涎壅盛,胸胁疼痛。治宜祛痰理气,方用二陈汤加减。...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所致。证见齿龈肿痛、溃烂,甚则牙齿松动,脱落,或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祛痰。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清胃散等加减。...
...《局方》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益以夏陈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祛痰补气阳虚饵。(二陈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除却半夏名异功(散,钱氏。)或加香砂胃寒使。(加木香、砂仁,行气...
...可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以下中成药: (1)属肾精亏虚型的,宜补肾填精、固涩精关,可服用六味地黄丸等。 (5)属气滞血瘀型的,宜活血化瘀,可选用小腹逐瘀丸、乌金丸等。 (6)属痰湿内盛型的,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可选用香砂六君丸、加味...
...中药处方(一) 【方名】淋巴结核方剂一。 【组成】夏枯草60克 百部各10克,以增解毒祛痰排脓之效。 【备注】适用于瘰疬初起或日久未溃破者。一般一料即愈。必要时可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腥等物。 【出处】中药方剂...
...[原料]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莱菔子末与粳米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温热食用。 [作用]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评注]现代研究证实,莱菔子有祛痰作用,此药膳用于咳喘伴痰多者。人参忌莱菔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