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神明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八正神明》曰∶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涩,谓如水中居血也。)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

http://qihuangzhishu.com/342/32.htm

诊法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腑之外,经络之间,脑项胸背腰膝HT 踝四肢百骸,无有不病者,又将安诊?吾谓三部之中,非一脏一腑所能尽也,彼《内经·脉要精微》,但言候五脏与胃,余大、小肠及胆、膀胱不言者,非略之也,各以部地而该之也。何哉?如曰∶“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5-19.html

经隧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隧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 【经隧】 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6.html

中风_《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风为八邪之长,夫人而知之矣。至于伤寒之中风,与偏枯之中风,其所以判然不同之故,则自晋迄今千百余年,竟无一人道及,可见历来诸家多愦愦也。殊不知出在《灵》、《素》,特未许浅见窥及耳。夫伤寒之中风,乃六气之风,详在《素问》五营运大,此系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77/14.htm

手少阳三焦图_《经络考》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手少阳三焦图(缺)此经本有名有形,其经络起于手第四指之关冲穴,而止于面部之耳后丝竹空,其府附乎右肾。后世以为无状有名者,非其倚始于秦越人,而成于王叔和也。其脉见于右手尺部,厥阴、心包络为表里。《素问》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本藏...

http://qihuangzhishu.com/304/41.htm

经隧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灵枢·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sui-743.html

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7.html

刺志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与刺法、四时刺逆从四时所刺不同,别是一法也。四段旧误在水热穴。黄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冬令闭塞,宜用药不宜用针,故少针石。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71.htm

经络腧穴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冲脉循行图 带脉循行图 点穴自治牙痛 督脉循行图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经脉循行线的理化特性的探讨 经脉-脏腑相关联系的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 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jingluoshuxue-776-1.html

经络按摩长寿_【中医宝典】

...夏季,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中医理论上一直有“诸病于内,必行于外”的说法,身体出了问题,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症状。日前,《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的作者中里巴人再次来到了天津,做客《健康大学堂》节目。他通过对人体经络的讲解,向大家传授了依靠按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21.html

共找到128,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