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毒(图)陈实功曰∶脏毒生于肛门之两旁,乃湿热相火内灼肺金而成也。或醇酒膏粱,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发于外者,多实多热,脉数有力,肛门突肿,大便秘结,肚腹不宽,小水不利,甚则肛门肉泛如箍,孔头紧闭,此为外发,属易治,宜通利大小...
...大便燥结(有热,有风,有气,有血,有湿,有虚,有阴,有脾约,三焦约,前后关格)(利大小便,除三焦壅结,气秘气滞,半生半炒服,或同大黄末服,或同皂荚丸服。)芫花泽泻荛花(并利大小便。)射干(汁服,利大小便。)独行根(利大肠。)甘遂(下水饮,...
...脏躁是种发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为多。 【脏躁】 是种发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在未发时,常有精神忧郁、幻觉、感情易激动,知觉过敏或迟钝等先期症状。发作时自觉烦闷,急躁,无故叹气或悲伤欲哭,甚至抽搐,但面色不苍白,意识亦不完全消失。故...
...每脏各有井、荥、俞、经、合五穴,共二十五穴,左右相加为五十穴,合称脏俞。《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的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均没有“胃、神、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其中,肝的真脏脉弦硬劲急,脉体的紧张度很高,切按下去像触刀刃般绷紧;心的真脏脉坚硬而搏手;...
...半) 淡竹叶(三钱) (引)活水芦根(一两)二帖。介按∶燥有凉燥、温燥之殊。凉燥治法,宜遵《内经》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之旨。而此案系是温燥之症,即《内经》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之候。须防化热劫液。兹从叶氏上燥治气。辛凉宣上之意,而清燥救肺,俾...
...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可以体会为活动的动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至于腑,《素问·五脏别论》提到...
...,大便干结。 【查体】 颈部、躯干、四肢红斑、丘疹,因搔抓而伴抓痕、结痂、脱屑,肘内、腋窝、小腿伸侧皮肤粗糙肥厚、色素沉着,舌红苔薄,脉细。 【诊断】 婴儿湿疹(中医:奶癣)。 【辨证】 肾虚风燥。 【治法】 健脾益气,润肺补肾,养血祛风。...
...内燥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 【内燥】 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生理学名词。①心、肝两脏属阳,称为阳脏。②泛指阳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阳脏者,必平生喜冷畏热,即朝夕食冷,一无所病,此其阳有余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