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眼为人体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经络脏腑和其他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如果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以及气血、津液失常,均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引起眼病。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脏腑,以致气血、津液...

http://qihuangzhishu.com/82/10.htm

脏腑与胞宫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条直通的经络联系,即《素问·奇论》说的“胞络者,系于肾”。又肾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督脉同是“贯脊属肾”,所以肾又通过冲、任、督三与胞宫相联系。2。功能上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

http://qihuangzhishu.com/81/11.htm

少阴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先后天之分,当此元阳衰微、命门相火将绝之时,而以后天助其先天,西人所谓脏器疗法也。且人尿与猪胆汁之性皆凉,加于热药之中以为引导,则寒凉凝聚之处自无格拒,此又从治之法也。其暴出者,提纲中以为不治,以其将脱之脉象已现也。而愚临数十年,于屡次...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38.htm

张仲景与《伤寒杂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张仲景的实践和总结,已能正确使用解热药、导泻药、利尿药、催吐药、镇静药、兴奋药、健胃药、截疟药、止痢药等等,其中极大多数方药,已由现代科学证实它的疗效可靠。 人们还可以在《金厦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第一》篇中看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辨痉湿暍并治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与伤寒形相似,但其为传变不同,故曰:宜应别论也。【集注】方有执曰:痉、湿、暍三者,皆风寒之变。既成变,则当别为立论。然自风寒变来,本属太阳,犹有风寒涉似之疑,须当并为辨论。□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13.html

水液停聚_【中医宝典】

...水泛之征。舌淡胖,苔白滑,沉迟无力,为脾肾阳虚,寒水内盛之象。 2.痰 痰和饮,都是津液变化而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病证,但两者的形态不同。痰是指水液凝聚,浓度较高,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67.html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治第十六(十二条、方五首)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证不殊.为劳也.若浮弱.手按之绝者.有阳无阴也.故知下血烦咳者.属上焦也.故知吐血.〔尤〕无寒热.非外感也.衄因外感者.其必浮大.阳气重也.衄因内伤者.其当沉弦.阴气厉也.虽与前尺浮不同.其为阴之不靖则一也.若浮弱.按之绝...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jiyi/626-10-1.html

呕吐哕下利治_《金匮要略浅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胃关不阖.泻而不藏.则利不禁.而下甚.甚者.阳气脱.而阴血痹着不行.故手足不仁.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肾为要也.(下利有重轻.当以别之.假如)下利沉(者主里.)弦者.(主急.见是者.则知其里急)下重.大者.(为邪盛.又为进.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eqianzhu/676-12-1.html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反之,内脏可影响经络。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等。(三)诊断方面由于经络循行有一定部位,并和一定脏腑属络,...

http://qihuangzhishu.com/93/5.htm

中医的经络_【中医宝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5.html

共找到211,9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