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同时指出“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上均说明...
...风湿骨痛药酒(剧) [药物组成] 威灵仙500g 槲寄生500g 穿山龙500g 防风500g 独活500g 茜草500g 羌活500g 马钱子(制)100g 麻黄100g 白糖100g 50度白酒25L [功能主治] 散风,祛湿。用于...
...目录 《杨氏家藏方》赤虎丸 《幼幼新书》赤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四:赤虎丸【处方】天南星(大者)、赤小豆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湿攻注,脚踝肿痛,或筋脉牵急疼痛。...
...松香膏捣碾法系将药物与基质共同捣碾,擂捶成膏,或将药物研捣成泥,再掺入基质碾压混匀,隔水炖化成膏。 松香膏:①捣碾法:系将药物与基质共同捣碾,擂捶成膏,或将药物研捣成泥,再掺入基质碾压混匀,隔水炖化成膏。如千捶膏。 ②熬制法:此法与铅膏药...
...麝香止痛膏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膏药,我们都知道它有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作用,而实际上,它尚有许多其它的用途,并且效果还不错,有时甚至能够“立竿见影”。 1.治头痛 将麝香止痛膏剪成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贴在两边太阳穴上,可治头痛。 2.治牙痛 ...
...明代膏药应用更为普遍,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载有“加味太乙膏”、“琥珀膏”、“阿魏化痞膏”等多种膏药的制法和用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膏药可治痈疽、风湿诸证。至清代,膏药已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如《医宗金鉴》中...
... 疮,盐汤洗贴,酒下一粒;打扑伤损,摊贴,橘皮汤下一粒;腰膝疼痛,盐汤下一粒;妇人血气,木通,甘草汤下一粒;赤白带下,酒肿,绵裹一粒含化;一切风劳病,柴胡汤下一粒;一切疮疖并肿痛疮,及诸般疥痨,别炼,入油少许打膏令匀涂之,诸疾亦度情而用甚妙...
...田××,女,70岁。北京中直机关家属。【病史】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一年有余。××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经理疗、针灸、中药治疗无效。1978年11月28日来诊,按太阳证风湿论治,两诊而愈。【初诊】经人搀扶前来。左腿痛...
...制作简便,便于服用及携带,但是内服吸收较汤剂为慢。 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可长期应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外用膏剂,一般称为膏药,适用于外科疮疡肿疖或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疾病。 丹剂:是指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使之变成剂量...
... 功能:祛风活血祛瘀。 用途:毒痢脓血。 10、稀莶茶 原料:豨莶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抗炎。 用途: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疔疮肿毒。急性肝炎;高血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