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公汗 还记得东三省沦亡,上海打仗的时候,在只闻炮声,不愁炮弹的马路上,处处卖着《推背图》,这可见人们早想归失败之故于前定了。三年以后,华北华南,同濒危急,而上海却出现了“碟仙”〔2〕。前者所关心的还是国运,后者却只在问试题,奖券,...
...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三年曾来中国,与鲁迅结识,鲁迅译过他的作品《桃色的云》、《爱罗先珂童话集》等。 〔3〕 反战会议 指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在上海召开的远东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
...反刍》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8、《野兽训练法》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9、《中国文与中国人》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10、《答“兼示”》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11、《扑空》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12、《外国也有》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
...归结于儒家之道,虽然文辞不很突出,但意义是卓越的。 (四) 从扬雄写了《连珠》以后,摹拟这种作品的也偶有出现。如东汉的杜笃、贾逵之辈,刘珍、潘勖之流,虽然想穿明“珠”,却往往是连贯的鱼眼睛。这就正如去邯郸学走路的寿陵人,他爬着回去,当然不是...
...提到的《和文汉读法》,是他写的一本供中国人学日语用的书。 〔9〕“仓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我国最初创造文字的人。 〔10〕茀理契(1870~1927)苏联文艺评论家、文史学家,曾为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写了《代序——一个新人的故事》。 〔...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子罕:孔子说:“合情合理的规劝,能不听从吗?改正了错误才是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语,能不令人高兴吗?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贵。只高兴而不分析、只听从而不改正的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25 原文:子罕:子曰:“主...
...杞天之虑”〔5〕,怕中国更要复古了。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因为这些都可以不费力气而拿出来,和天灵盖不相上下的。(但大红名片也许不用,以避“赤化”之嫌。) 然而我并不说中国人顽固,因为我相信,鸦片...
...1、《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原文-出自《二心集》 2、《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原文-出自《二心集》 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原文-出自《二心集》 4、《知难行难》原文-出自《二心集》 5、《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原文...
...1、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2、明小说之两大主潮-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3、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4、唐之传奇文-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5、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6、从神话到...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知玄为万物母,圣人秘之,不形文字,口口相传。” 虽然他败坏了~的韵事。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主谓式;作谓语;指口头传布或传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