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绍兴本草在国内早已失传,但很早就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现有若干种手抄本尚存。四、月光藏医药著作,全名集要广注·词义月光,是对古印度医药著作八支集要的注疏本。八支集要是印度寿命吠陀医学重要医家伐八他(Vagbhata)的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6.htm

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散在的医史资料:明代留有丰富的医学史料,有不少是散在于各种书籍中的。一是明代编写的元史及明代各个皇帝的实录,多有医事制度、医家活动、疾病史等方面的材料。明代各种文件档案,官方编写的大型丛书如永乐大典等,也是医学史料的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释的时代烙印。佛经中若干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道家的养生学说等曾为隋唐医家广泛吸取。关于佛家的因果报应和道家的长生不老等唯心思想,柳宗元所作天对天说封建论等,指出天地、阴阳都是自然物,否定因果报应,反对韩愈无能行使赏罚祸福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1.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上述医学著作所以冠以“黄帝”之名,反映了人们对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htm

消渴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理中丸乌梅丸四方俱见伤寒。肾气丸六味汤炙甘草汤三方俱见虚痨。麦门冬汤麦门冬(四钱) 半夏(一钱五分) 人参(二钱) 粳米(四钱) 炙甘草(一钱) 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温服。麻仁丸火麻仁(二两) 芍药 枳实(...

http://qihuangzhishu.com/799/56.htm

中风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 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骤然得 八方通 中风病骤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痰涌、掣搐、偏枯等症。八方者,谓东、西...

http://qihuangzhishu.com/799/5.htm

虚痨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其说本于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按心脾上也,至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则上极而下矣。归脾汤 二阳旨 即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之旨也。此方为养神法,六味丸为补精法,高鼓峰并用之。下损由 房帏迩 扁鹊谓损其阴自下而上,一损...

http://qihuangzhishu.com/799/6.htm

水肿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名为阴水。便短缩 阳水伤 小便短缩、口渴属热,名为阳水。五皮饮 元化方 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方出华元化中藏经。阳水盛 加通防 五皮饮加木通、防己、赤小豆之类。阴水盛 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知实肿 萝枳商 知者,真知其病情,...

http://qihuangzhishu.com/799/14.htm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1〕 旅隼 看见了讲到“孔乙己”〔2〕,就想起中国一向怎样教育儿童来。 现在自然是各式各样的教科书,但在村塾里也还有三字经百家姓〔3〕。清朝末年,有些人读的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70.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htm

共找到475,0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