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五卷。 小乘律阙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 小乘论阙本。九部。六十五卷。 贤圣集传阙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大乘经重译阙本。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 吴品经五卷(即是小品般若)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第三译) 新道行经十卷(亦名小品或七...
...部经。由儒之《诗》《书》《易》《礼》《乐》《春秋》,皆立言垂教之本,儒无文字,则天下久已大坏。三藏之说不行,西方圣人之教几乎息矣。若声闻乘之四谛门,缘觉乘之十二因缘门,菩萨乘之六波罗蜜门,以至佛乘之一切种智,生而知之则已,学而知之者,向微...
...中人来云,僧已坐化。子一指然状宛然。 同年史状元立庵(大成),鄞人。其太公亦与一僧善,一日见僧入宅,觅之不见,而状元生。生而长斋,成顺治乙未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或云大成,即僧之号。 ◎大将军小将军 钱舜举《折枝牡丹》一卷,有蜀郡桑门公实悟光...
...,诏:“自正月七日以前,本息之外所负罚钱悉蠲之。” 凡数十万缗。负本息者,延期半年。众议颇以为惬。 壬午,以容州管内观察使杨遂为宁远军节度使。 丁亥,诏:“宗室大将军以下愿试者,本经及《论语》、《孟子》大义共六道,论一首;大义以五通,论以辞...
...书》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甲午,禅于梁阴。以承灵瑞,以为兆民,永兹一宇,垂于后昆。百僚从臣,郡守师尹,咸蒙祉福,永永无极。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建武元年已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卷,明者...
...阮孝绪 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不应徵辟,大同二年卒,谥曰文贞处士,有《高隐传》十卷,七录十二卷。 ◇ 七录序 日月贞明,匪光景不能垂照;嵩华载育,非风云无以悬感。大圣挺生,应期命世,所以匡济风俗,矫正彝伦,非夫丘素坟典,诗书礼乐,何以成穆穆...
...茂绩嘉庸,冠冕列辟,昌言直道,牢笼�绅,固以瞻伊吕而连衡,迈方召而长骛者矣。宜酌故实,宏兹令典。可并图画於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於前载;旌贤之义,永贻於後昆。 ◇ 赐魏王泰诏 地记之设,繇来尚矣。区外具於《山经》,海内陈於《夏载》。《职方》、...
...拍,繁音急节十二遍,唳鹤曲中长引声。”惜文人往往指为亡国之音,故弃而不传。然周草窗述之,真有注云落水之意,非人间曲也。予因摘出,以告知音者。 ○孔丛子 《孔丛子》七卷,孔氏八世孙孔鲋撰也。嘉祐中,宋咸注之。咸叙鲋不世用,退集先君仲尼、子思、...
...一卷(见内典录是华严经寿量品异译永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沙门大乘云笔受) 说无垢称经六卷(见内典录第七译与罗什维摩经等同本永徽元年二月八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八月一日毕沙门大乘光笔受) 解深密经五卷(见内典录全本第二译与深密...
...化也。第六,汉《战城南》改名《立武定》,言神武立魏主,天下既安,而能迁于鄴也。第七,汉《巫山高》改名《战芒山》,言神武斩周十万之众,其军将脱身走免也。第八,汉《上陵》改名《擒萧明》,言梁遣兄子贞阳侯来寇彭、宋,文襄帝遣太尉、清河王岳,一战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