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解释_故事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old practice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history 掌故,典故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

http://hanwen360.com/c/81046.html

弥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弥"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弥的解释

...。——宋· 苏洵六国论 弥觉其甘。——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弥至(更甚;倍至);弥事(愈加从事于)...

http://hanwen360.com/x/5F25.html

继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继"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继的解释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continue;follow] 继,续也。——说文 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易·象传。注:“谓不绝也。” 折琼枝以继佩。——楚辞·离骚 齐人未尝赂 秦,终继五国迁灭。—— 宋· 苏洵六国论 ...

http://hanwen360.com/x/7EE7.html

送石昌言使北引评析_【古诗文大全】

...该文作于嘉祐元年九月,是一篇赠序。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八月,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扬休(字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给他这篇赠序(因为苏洵之父名序,不称序改称引),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486.html

荆棘的解释_荆棘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thistles and thorns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国语辞典 多刺的灌木。 三國演義.第三回:「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

http://hanwen360.com/c/311718.html

劫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劫"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劫的解释

...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抢夺;强取 ...

http://hanwen360.com/x/52AB.html

欧阳修介绍

...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以景抒怀,平易流畅、委婉曲折。苏洵...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78.html

援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援"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援的解释

...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助,救助 [aid]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篱笆 [hedge;fence]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http://hanwen360.com/x/63F4.html

欲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欲"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欲的解释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

http://hanwen360.com/x/6B32.html

苏轼的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宋四家苏轼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7.html

共找到466,3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