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著作。王筠默编。本书试用以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整理中药学,所介绍的中药,以过去有药化及药理学研究报告者为限,而对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效但尚无实验研究的中药则均未列入,故有其一定的局限性。195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孟景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草是中医用以治病的工具。经过古今中医药学家的不断研究发掘,中药品种和功用主治,续有发现,自《中药学领域中的空白。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寥寥数语,颇中肯綮,余亦有同感焉! ...
...考察中医和中药学的阴阳、五行、脏象、归经等传统理论的化学本质,进而结合当代中心科学——化学与物理及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对传统中医和中药学理论给予了当代科学的定量诠释。并考察了400多种中药的的生命动力元素及有其机药成分的群子统计力学定量参数。 ...
...中药学术语。指中药炮制法之一。是将药材用火煅红后,立即投入冷水或醋或其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一种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如半夏畏生姜。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所以又可以说生姜杀半夏。参相杀条。...
...中药学名词。指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病。分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毒物有属药物的,如巴豆、生川乌、斑蝥等;有属食物的,如酒精、河豚鱼、病禽病畜、木薯等;还有接触毒物中毒,如漆、水银和吸入毒气等。...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煎药法。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煎即可。如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木通、藿香等,内含挥发油,煎煮过久,则因有效成分挥发而失效。又如大黄后下,可使其泻下作用更强。...
...①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②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彼此性反。《素问·脉解》:“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中药学名词。系一指药性。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性味应升,由于质重,故能降。...
...中药学术语,为一种中药炮制方法。有的药物用火煨去油,如肉豆蔻可用湿纸包裹火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如巴豆、续随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或研细加水,待油浮起,倒去水和油便得。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毒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