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的传变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2)越经传...

http://qihuangzhishu.com/92/78.htm

辨证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型的特点是往来寒热,既非发热恶寒,全身疼痛的表证,又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的里证,而且胁大硬满等症状,说明病已不在太阳之表,但也未入阳明之里,故把少阳病称为“半表半里”证。少阴病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3.html

阳明证高热痿蹙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应用,也大开拓。近年来以白虎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偏燥者)和脑溢血等颇效。由此可见,古今对白虎汤之运用不断扩展。但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痿证者则罕见。范老严格按照六经辨证,用此方治疗痿躄之经验,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15-0.html

统论疫九传治法_《温疫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上中下病者,不可吐,吐之为逆,但宜承气导之,则在上之邪,顺流而下,呕吐立止,胀满渐除。里而再里者,愈后二、三日或四、五日,根据前之证复发,在上者仍吐之,在下者仍下之,再里者常事,甚三里者,希有也。虽有上中下之分,为里证。若表里分传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26/86.htm

风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服二次,每次3克 。连服三个月,基本痊愈,恢复正常工作。1979年追访,十余年来,虽关节偶轻微疼痛,但行动自如,一切较好。【按语】甘草附子汤之“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与桂枝附子汤之“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为风寒湿相搏之太阳证;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3.htm

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亦之。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初受寒邪之症也。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太阴初受风邪之症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此厥阴初受风邪之脉也。此三者,又与三阴直中不同。直中者,病在脏,此则病在经也。是以六经...

http://qihuangzhishu.com/326/34.htm

太阳少阴证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宋××,女,36岁。成都市某厂工人。【病史】体质素弱,常患感冒。1977年5月,患外感咳嗽,服清热止咳中药数剂后,表证解。但越数日,忽发现颈部左侧一包块,约2×3厘米,触之稍硬,随吞咽活动,无痛感。自觉心累,无其他明显症状。曾注射青霉素...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40.htm

的解释_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大都是。 如:「古代知識分子,率研讀四書五經。」...

http://hanwen360.com/c/25819.html

中医治疗恶寒发热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恶寒发热是病人在发热的同时,必伴有怕冷的感觉,其程度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犹不能解其寒。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证,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 简介 病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白苏...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ehanfare.html

第二真黄风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功能主治】真中风初感,服第一真黄风汤后;六经表证已解,里证未除,或二便阻隔或变色,或神志不清,或语言謇涩,或口眼㖞斜,或半身不遂,舌苔或白滑,或黄厚,或黧黑,胸次或舒或不舒,饮食或进或不进者。【用法用量】长流水煎服。【摘录】《医略十三篇》卷一...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erzhenhuangfengtang.html

共找到445,2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