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此症用二冬苓车汤亦效。麦冬(三两) 天冬(一两) 茯苓(五钱) 车前子(三钱) 水煎服。消渴之病,大渴恣饮,一饮数十碗,始觉胃中少快,否则胸中嘈杂如虫上钻,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渴尤甚,人以为中消之病也,谁知是胃消之病乎。胃消之病,...
...不走于小肠,而竟走于膀胱也。通其腰脐之气,则水迂 其途,自走小肠。小肠与心为表里,而心气能摄之而不遽遗也。且白术又上能补心之气,心气虚则水泻,心气旺而水又难泻矣。心肾交而泉温,亦心肾交而泉缩矣。此症可用萸术益桂汤治之。山茱萸(五钱) 白术(...
...名备,自其所长。其记所见诸古书,考据源流,论断得失,亦最为详悉。其他辨证之处,可取者尤多。惟三卷以後,忽记时事。九卷以後,兼及差遣迁除,全以《日历起居注》体编年纪月,参错於杂说之中。其法虽本於庞元英《文昌杂录》,究为有乖义例。又喜自录其平反...
...症用济心丹亦效。熟地(二两) 麦冬 玄参 生枣仁(各五钱) 丹皮 地骨皮 柏子仁 菟丝子 巴戟天(各三水煎服。十剂全愈。...
...辰砂妙香散(溲血门) 导赤散(伤暑门) 归脾汤(保元汤下)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局方香薷饮(暑门) 续命煮散(四物汤下) 保元散(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虚,不必以去湿为事。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人参(五钱) 白术(五钱) 当归(三钱) 黄 (三钱) 陈皮(三分) 甘草(一分)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茯苓(一两)水煎服。一剂少胀,二剂即宽,三剂渐消,四剂即愈。十剂不再犯也。补中益气汤...
...余素不知医。二十年前家居时,见戚里中多为庸手所误,每戒病者,勿轻延医,勿轻服药。嗣于家表兄宗之山处,得见陈子远公所着《辨证录》,试之无不奇效。知其书自浙得来,惜其为抄本,无以广其传也。十六年,余官于浙,亟求是书,乃得黄退庵刻本。奉使来滇,...
...开,再剂而下格亦通。此方直走肝经以解郁,郁解而关格自痊,所谓扼要争奇也。倘用香燥之药,以耗胃气,适足以坚其关门而动其格据矣。此症用通关散亦效。白芍(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 枳壳 神曲(各三分) 白豆蔻(一枚) 川芎(二钱) 生姜汁(半合...
...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术苓汤【处方】苍术(炒)、厚朴(炒)、木瓜(炒)、腹皮、柴胡、陈皮、猪苓。【功能主治】小儿受湿,腿腹肿胀。【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不必三剂。方名鸣金汤。泻火而补肾存其中,全不见补肾,仍是救肺之药。盖肺肾为子母,救肺正所以生肾水也,肾水生而心火降矣。此症用加味元冬汤亦可治。元参(一两) 丹参(三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子(一钱)水煎服。十剂全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