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释 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可见,洗儿汤就是给小儿洗过身子的温开水。该药在前人的...
...而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本草纲目》中的新增药物,既包括首出于该书中的药物品种,也包括首次立条在该书中的药物品种。 ...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臁疮。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脚肚癞疮。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酒要不得赤...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臁疮。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脚肚癞疮。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酒要不得赤...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
...释名 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 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 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 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煎酒灌服。气喘咳嗽。用胡颓子叶焙过。研为末,...
...释名 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 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 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 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煎酒灌服。气喘咳嗽。用胡颓子叶焙过。研为末,...
...气味 (荚)辛、温、微毒。 主治 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
...气味 (荚)辛、温、微毒。 主治 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