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血,除湿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 【藕节汤】 配方: 藕节30克。 制法: 藕节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泻肺热,凉血化瘀。 用法: 饮汤,每日2次,可连用7~10日。 阴道炎的膳食大家必须要了解,只有把握了阴道炎的膳食才能够...
...目录 《古今医鉴》清烟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医鉴》:清烟膏【处方】鸡子清 京墨【功能主治】治烫伤,烧伤。【用法用量】以鸡子清磨京墨涂患处。上用三层湿纸覆盖,则不起泡。冷如冰,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药征续编》清浆水枳实栀子豉汤。上一方,以清浆水煮之。【品考】浆水、清浆水二品,俱与白酒同物,清浆,盖取其清者。【辨误】古今医人,不知白酒、白 浆、白 酒、浆水,皆为同物。遂无一人解其品物者,是不能手自使用仲景之方也,可胜叹乎!凡仲景之方...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连翘同用,还能清润咽喉,治咽于肿痛;竹叶、栀子同用则清心利尿,导热下行。综合本方诸药的配伍,对疫毒火邪,充斥内外,气血两燔的证候,确为有效的良方。目前对于乙脑、流脑、败血症、...
...《汤头歌诀》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符。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银柴胡钱半,胡黄连、秦艽、鳖甲(童便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炙)五分。地骨、胡连、知母以平内热,柴胡、青蒿、秦艽以散表邪,引诸药入骨而补阴,甘草和...
...明代儿科医家。字茂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证治,名闻京师。成化(1465-1487年)间被征为太医院医官,后历任至太医院院判。视疾精于望诊、闻诊及切脉决死生,善制方剂,疗效卓著。撰有《杏坞秘诀》一卷,已佚。卒年八十八。...
...药材管理机构名。在明代,全国各地都要按派纳的药材品种数量送往太医院中生药库,以御医二员与大使一员辨验收放,再由礼部委官一员监收。到年终造册两本,一留太医院备照,一送礼部查考。凡各监局讨取药料必须用印信,生药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药库。...
...明代医生。1595-1642年,字致吾,新城(今属山东,一说河北)人。初习儒,后以家贫而改习医,拜名医刘南川为师,尽得其传。以医术高明,尤善治痘疹及伤寒见长,而入太医院,授太医院吏目,其医德高尚,不计贫富,一视同仁,颇得好评,后殁于战乱。...
...清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为太医院吏目。曾奉敕与太医院医士汪兆元共同校正刘文泰所修之《本草品汇精要》,参照《本草纲目》等,纠其舛误,订其错落,并编成《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又整理宋崔嘉彦之《脉诀》,成《脉诀四言举要》二卷,附于上书之后刊刻。...
...功效:治疗声音嘶哑。 十三、玉叶金花茶 配方:玉叶金花茎叶30克,牡荆叶30克,薄荷4.5克。 用法:捣碎为粗末,沸水冲泡,每日1剂,代茶温饮。 功效:可清暑解表,利湿解毒。适用于咽喉红肿、感冒发热、暑湿泄泻、痢疾等。 十四、防疫清咽茶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