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白茯苓、藿香、白芍药(酒炒)、陈皮。【功能主治】痘疹应出不出,而内虚者。【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疹全书》卷下:加减调中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木香、官桂、...
...目录 《兰室秘藏》救苦汤 《松峰说疫》救苦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兰室秘藏》卷上:救苦汤【别名】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卷下)。【处方】桔梗 连翘 红花 细辛各0.3克 当归身(夏月减半)炙甘草各1.5克 龙胞草 苍术各2克 ...
...目录 《兰室秘藏》升麻补胃汤 《兰室秘藏》升麻补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兰室秘藏》卷下:升麻补胃汤【处方】白芍药4.5克 升麻 羌活 黄耆各3克 生地黄 熟生地 独活 牡丹皮 炙甘草 柴胡 防风各1.5克 当归身 葛根各0.9...
...《医方考》升阳举经汤羌活 本(去土) 防风(各二钱) 肉桂(去皮,夏勿用,秋冬用) 白术 当归 黄柴胡(各三钱) 人参 熟地黄 川芎(各一钱) 细辛(六分) 独活(炙甘草)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钱五分) 桃仁(十枚,去皮尖) 白芍药 ...
...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六君汤【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蜜炙)1钱半,茯芩8分,陈皮(去白)8分,半夏(制,炒黄)8分,苏叶8分,枳壳(麸炒)8分,炙甘草...
...目录 《吴鞠通医案》柴胡二桂枝一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吴鞠通医案》:柴胡二桂枝一汤【处方】柴胡6钱,焦白芍2钱,青蒿2钱,桂枝3钱,藿香梗3钱,生姜3钱,半夏6钱,广橘皮3钱,大枣(去核)2枚,黄芩2钱,炙甘草1钱。【功能主治】...
...汤、(《辨证录》卷十二)。【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古今医彻》卷四:黄耆补气汤【处方】黄耆1钱半(蜜炙),人参2钱,白术1钱半(土炒),当归1钱,芍药1钱,炙甘草3分,茯苓1钱,肉桂5分,附子5分(制)。【...
...《退思集类方歌注》栀子甘草豉汤治栀子豉汤证中,若少气者主之。栀子豉汤原方加炙甘草二两。先煮栀子、甘草,余如前法。《伤寒括要》栀子甘草豉汤栀子 甘草 香豉《伤寒论》栀子甘草豉汤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伤寒寻源...
...从皮去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防己茯苓汤防己 三钱 茯苓 六钱 炙甘草 二钱 黄芪 三钱 桂枝 三钱治皮水。治肢肿,轰轰动者。水在皮肤,肢肿而动。防己黄芪发汗去水。动乃风木之郁,桂枝达木气。茯苓甘草扶土养中气也。 目录 《退思集类方歌注》...
...属血痹、脉痹、中风中经络、手足厥寒者。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加水浸透药平面(首次先泡1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煎30分钟,取煎液150ml,温服。方解:温阳散寒通脉汤系《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去炙甘草加黄芪)与《伤寒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