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伴有血虚,症见皮肤肥厚粗糙,脱屑,搔痒无度,病程迁延,属血虚风燥型。治宜审因辨证。属急性者宜清热利湿,可内服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外用黄柏或野菊、蒲公英煎汤等待冷湿敷,渗水减少后用三黄洗剂或青黛散敷贴。属慢性则养血祛风,可内服当归饮子或...
...,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根随时可采;叶及果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全株0.5~1两,果0.5~1钱。...
....,以根和果实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 【性味】根:微苦,平。果:辛,温。 【功能主治】根:解表,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头痛,痢疾,肠炎。果: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疝痛,胃痛。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3~5钱。 【摘录】...
...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k.) Kuhn,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或...
...Lour.,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微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健脾理气,祛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风痛,产后腹痛、流血不止,痛经,胃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
...受风而成。”其治:血热风燥者宜凉血清热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或防风通圣丸;脾胃湿热者宜利湿清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或龙胆泻肝丸;阴伤血燥者宜滋阴除湿,方选滋阴除湿汤;血虚者可选当归饮子;日久不愈可服祛风换肌丸。外治可选:翠云散、玉肌散、冰...
...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功能主治】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用法用量】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注意】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
...出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中药处方(二) 【辨证】外感风湿。 【治法】祛风利湿。 【方名】轻腰汤。 【组成】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出处】《辩证录》卷二 腰痛...
...出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二) 【辨证】外感风湿。 【治法】祛风利湿。 【方名】轻腰汤。 【组成】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出处】《辩证录》卷二。...
...45g 酒3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倒入酒浸泡,密封;10日后开启。【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补虚。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用法用量】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