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就能发挥正常的听觉功能。年老肾气,往往失聪。耳又是肾脏的外候,某些外耳的变化和肾有关。耳部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等经脤循行于此(其中胆、胃、三焦三经经脉均入耳中)。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er-870.html

肾开窍于耳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肾开窍于耳指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则两耳失聪。 【肾开窍于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59.html

大肠湿热证与肠滑泻证鉴别_消化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 肠滑泻证:大肠阳虚阴盛,传导失利,不能固摄所表现的大便滑脱失禁和阳虚阴盛的证候。 病 因 大肠湿热证:饮食不洁或嗜食生冷油腻,可致湿热内生,阻滞气血,肠胃黏涩,气血熏蒸。如《素问·阳明篇》所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330.html

劳倦所伤中有寒_《卫生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所不之.故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泻.则筑然动也.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热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baojian/632-15-1.html

羊肉补药膳_【中医宝典】

...羊肉,自古被誉为食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当归性味甘、辛,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熟地有滋阴养血之效。诸物与羊肉同炖,更增强其益气补、温中暖下之功。病后、产后体虚瘦弱以及血虚之人,皆可食用。 羊肉煨大蒜 羊肉250克,洗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050.html

八味肾气丸方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于阴,阴气,故目不得瞑;酸枣汤养血虚而敛阴气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10.htm

中医脉象之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不是单因素的脉象而为复合了浮、大、无力的脉。在《脉经》以前脉的含义是概念性的,就是无力的意思,但后世脉法赋予它具体的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的了。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亦为劳。”仲景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6.html

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略六书》补汤 《济阴纲目》补汤 《圣济总录》补汤 《杂病源流犀烛》补汤 《圣济总录》补汤 《叶氏女科》补汤 《圣济总录》补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补汤【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xutang.html

表实里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表实里是邪实正的一种表现。 【表实里】 是邪实正的一种表现。患者平素中气不足,感受寒邪后既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实证,又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脉沉等里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06.html

气虚眩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肾气不足者,都气丸;真阳不足,阳上浮者,肾气丸加鹿角胶。亦有因肾不纳气,诸气上逆,气虚而眩晕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84.htm

共找到84,1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