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背搭手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收敛,系胃气虚者,六君子汤加炮姜。食少体倦,或不收敛,系脾气虚者,补中汤加茯苓、半夏。小便频数,烦躁作渴,系肾阴亏者,加减八味丸。余按诸疮总论治法。上搭手生肩下肺俞穴,脊骨第三节,傍开一寸半。属膀胱经,偏左属肝,偏右属肺,由气郁痰热,凝结而...

http://qihuangzhishu.com/592/398.htm

背部保健应重视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 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21.html

天柱穴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天柱穴,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静脉干。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咽喉肿痛,鼻塞,肩背痛,小儿惊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7.html

委中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位置】腘窝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颈项肿痛。【应用】本穴又名郄中、血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其下合穴。向本穴发气导引,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止血的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40/70.htm

养生新知:十二时辰养生法_【妇科宝典】

...就不能合理地给各经络及组织器官划拨财政拨款,“肺主气”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此经虚弱,可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E。 【5~7时】 大肠经——清洁工 此时是以阳化阴的阶段。大肠经利用得到的阳气清理体内废物,大肠经与膀胱经都是排毒的经络,但膀胱经是...

http://jb39.com/fk/2096.html

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

http://qihuangzhishu.com/44/76.htm

〔目内〕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在内近鼻者,亦名为赤 ,睛明穴之分也)属手少阴心经(《灵枢》曰∶手少阴之正,出于面,合目内 。又曰∶血之精为络其窠,心则主血脉也。)兼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之合。(《灵枢》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 急不能卒视...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9.htm

目内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内近鼻者,亦名为赤 ,睛明穴之分也)属手少阴心经(《灵枢》曰∶手少阴之正,出于面,合目内 。又曰∶血之精为络其窠,心则主血脉也。)兼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之合。(《灵枢》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 急不能卒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6-15.html

中医刮痧减肥_刮痧养生_【中医宝典】

...涂刮痧润滑剂保护皮肤。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脾俞、肾俞。 胸腹部:任脉——膻中、中脘、关元。 上肢:肺经——双侧孔最至列缺。 大肠经——双侧曲池。 下肢:胃经——双侧丰隆。 脾经—双侧三阴交。 肥胖的局部:直接刮拭肥胖的局部,应使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33.html

艾灸治胎位不正秘方_妊娠病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经脉气始接之处,刺激至阴能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阴阳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纠正胎位。 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增强胎位的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072.html

共找到2,9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