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克(煨令微黄)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黄15克(去根、节)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苏子15克 诃黎勒皮22.5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杏仁15克(汤浸,...
...涎沫,饮食无味主之。神曲(二两,炒) 白术(三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生姜煎汤调下;或以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汤、饮任下。薯蓣汤治七情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心中忪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晕,如欲...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块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凉。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去瘀止血。外用治疮痈肿毒,跌打扭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鲜品适量,捣烂敷或煎...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各地多有栽培,河南产者最好。 【药理成分】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泻粉、糖、蛋白质、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等。有营养作用,并能助消化、降低血糖1。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脾、肾经。 【功效】健脾...
...二种,白者良。《玉楸药解》萆薢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泻水去湿,壮骨舒筋。萆薢疏泻水道,驱经络关节之湿,治手足痿痹瘫痪、小便白浊频数诸证。并医恶疮痔瘘。《中药学》萆薢【药用】薯蓣科草本植物背薯蓣...
...夏汤 生姜橘皮汤 生姜泻心汤 十枣汤 顺流紫丸 薯蓣粥 四逆散 四逆汤 通经逐瘀汤 通脉四逆汤 土瓜根方 温中大黄汤 温中汤 五解散 吴茱萸汤 小柴胡汤 小青龙汤 下瘀血汤 泻心汤 犀角人参饮 细辛五味子汤 旋覆代赭石汤 旋复花丸 阳旦汤 枣...
...续断(三分) 麦门冬(三分) 薯蓣(三分) 附子(三分,炮) 干姜(二分) 棘刺(四分)上七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治腰痛,皆积年痛者方。干地黄(十分) 白术(五分) 干漆(五分) 桂心(八分) 甘草(五分,炙)...
...续断(三分) 麦门冬(三分) 薯蓣(三分) 附子(三分,炮) 干姜(二分) 棘刺(四分)上七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治腰痛,皆积年痛者方。干地黄(十分) 白术(五分) 干漆(五分) 桂心(八分) 甘草(五分,炙)...
...当归建中汤 内补黄汤 平胃散 乞力伽散 七气汤 七气丸 七宣丸 升降汤 升陷汤 顺流紫丸 顺中散 薯蓣粥 酸枣仁汤 酸枣汤 通变白头翁汤 卫侯青膏 威灵散 吴茱萸汤 小地黄丸 泻肺散 燮理汤 增损乐令汤 真珠丸 中和丸 资生汤 紫石英丸 ...
...零余子(《拾遗》)【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集解】藏器曰︰零余子,大者如鸡子,小者如弹丸,在叶下生。晒干,功用强于薯蓣。薯蓣有数种,此其一也。时珍曰︰此即山药藤上所结子也。长圆不一,皮黄肉白。煮熟去皮食之,胜于山药,美于芋子。霜后收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