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的听力减退或消失。《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聋者肃肃作声。”《丹溪心法·耳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聋。”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属阴虚者,宜滋阴补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62.htm

肝血-肝与胆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谈或经闭,唇舌淡,苔薄,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5.html

肺肾两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肺脏和肾脏俱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shenliangxu-143.html

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小肠移热于大肠,结热深伏,所致的瘕病。亦作伏瘕。《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治用槟榔丸等方。参见瘕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81.htm

里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切诊中,诊胸腹内容之一。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诊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如果动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01.htm

坐努责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坐努责形容某些肠道和肛门的疾病,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的现象。 【坐努责】 形容某些肠道和肛门的疾病,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的现象。多因邪滞气虚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11.html

助气饮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补助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补助气饮【处方】黄耆(锉)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芎䓖1两,独活(去芦头)1两,桂(去粗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xuzhuqiyin.html

中医治疗健脾补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大苞叶千斤拔 口蘑 山豆花 石首鱼鲞 水晶鱼 土牛党七 小雪人参 野苜蓿 芋头 中药主治:健脾补 鸭肉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jianpibuxu.html

实则阳明,则太阴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实则阳明,则太阴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实则阳明,则太阴】 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证。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25.html

松脂酒-(肝流泪)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松脂酒主治肝目泪。 【来源】《医部全录》 【配方】炼成松脂一斤,酿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 【制法】以常法酿酒。 【主治】肝目泪。 【用法】频饮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646.html

共找到79,7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