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的运行,脏腑器官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传导、联络调节等功能方可实现,并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3.html

运气学说的兴盛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醇正,不象《玄珠密语》和《天元玉册》那样偏僻驳杂,更无占卜灾祥的内容。它忠实于“运气七篇”的基本精神,着重摘取。“运气七篇”中原有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格局,加以阐释和发挥,该书以相当篇幅对五行生克休旺、十干、十二支、五行生成数、纳音、月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9.htm

经络(二)_《类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井原不同图(图)十二经井荥 原经合总图(图)太阳少阳井图一(图)太阳少阳井图二(图)阳明太阴井图一(图)阳明太阴井图二(图)少阴厥阴井图一(图)少阴厥阴井图二(图)...

http://qihuangzhishu.com/641/73.htm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宝典】

...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 (1)风寒湿痹:凡是天气变化,冷热交错,或居处卑湿,涉水冒雨而罹病者,外邪直入关节筋骨而为痹证。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其中以风为主者,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冬痛游走不定而称为行痹;以寒为主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08.html

调气与运气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闭其下气”,则气得以上行;如要使气向下,可紧压穴位上方“闭其上气”,则气得以下行。运气后再将针直插按纳,使气不回流,称为“纳气法”。《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说明针刺时出现“气到病所”现象,可以加强...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5.htm

经络概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3.html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_【中医宝典】

...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络属的脏腑及组织器官,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的经脉和病位所在。临床上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2.html

行针次第手法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行针手法口诀多,撮要编为十二,取穴持温进指摄,退搓捻留摇拔。【注】●十二字分次第手法诀,始自三衢杨继洲。●后之诸家,口诀虽多,皆不免于繁杂。●今撮其要,仍编为十二诀,庶简明切当,便于后学。...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067.htm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代针灸家马丹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二个经验效穴。《针灸大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担用法担,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72.htm

经络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关于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及其功能的中医生理学说。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在《内经》中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这表明经络学说是在从春秋到战国的较长时期内逐步完善起来的。1、经络学说的逐步完善经和络分别指经脉和络脉,“脉”、“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0.htm

共找到140,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