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文艺论战前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欧洲形成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参看本卷第340页注〔6〕。这里指一九○九年在俄国以诗文法官饲养场为代表文学流派,它是俄国未来派前身。 〔9〕 批社会趣味嘴巴 现译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创刊于一九一二年。 〔10〕 波尔雪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4.html

马上日记之二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七月十九日、二十三日世界日报副刊 〔2〕素园 韦素园(1902—1932),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 北京大学毕业。译有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最后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黄花集等。参看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3...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37.html

引玉后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引玉后记〔1〕 我在这三年中,居然陆续得到这许多苏联艺术家木刻,真是连自己也没有豫先想到。一九三一年顷,正想校印铁流,偶然在版画(Graphika)这一种杂志上,看见载着毕斯凯来夫刻有这书中故事图画,便写信托靖华兄去...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84.html

“题未定”草(一至三)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_【鲁迅全集】

...文章。 〔15〕“花旗”旧时我国一些地方对美国俗称;“茄”,英语German音译,通译日耳曼,指德国。 〔16〕天方夜谈现译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堂·吉诃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长篇小说。 〔17〕清同治元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06.html

<小彼得>译本序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小彼得译本序 这连贯童话六篇,原是日本林房雄〔2〕译本(一九二七年东京晓星阁出版),我选给译者,作为学习日文之用。逐次学过,就顺手译出,结果是成了这一部中文书。但是,凡学习外国文字,开手不久便选读童话,我以为不能算不对,然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90.html

解放了堂·吉诃德后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 素琴译文,题为法西斯德意志之访问,载一九三三年十月上海大陆杂志第二卷第四期。 〔10〕 博心译文,题为褐色恐怖,载一九三三年上海中外书报新闻第三期。 〔11〕 北斗 文艺月刊,“左联”机关刊物之一,丁玲主编。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81.html

卢梭和胃口原文-出自而已_【鲁迅全集】

...后曾被巴黎议会议决焚毁。中文本系魏肇基所译,一九二三年六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序文为译者所作。 〔4〕梁实秋浙江杭县(今属余杭)人,新月社重要成员,国家社会党党员。曾留学美国,是美国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追随者。他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原...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63.html

田园思想-出自_【鲁迅全集】

...现在是店徒——走过亚东书馆,顺便走了进去。 在杂乱书报堆里找到了几期语丝,便买来把它读。 在广告栏中看见了有所谓莽原广告和目录,说是由先生主编,定神一想,似乎刚才在亚东书馆也乱置在里面,便懊悔什么似的。要再乘电车出去,时钱两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10.html

徐懋庸作打杂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_【鲁迅全集】

...徐懋庸作打杂 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国度。有什么稍稍显得特出,就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以人而论,孙桂云〔2〕是赛跑好手,一过上海,不知怎的就萎靡不振,待到到得日本,不能跑了;阮玲玉算是比较有成绩明星,但“人言可畏”,到底...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49.html

柔石小传原文-出自二心_【鲁迅全集】

...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疯人〔3〕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36.html

共找到1,176,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