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铭教授痔病一书出版_【中医宝典】

...实用性强,是一部全新现代痔病学专着。 痔病一书出版,是中国肛肠学界值得庆贺一件大事。该书面世,对规范我国痔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都会起到不可估量推动作用。 痔病一书出版是对我国肛肠病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本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237.html

如何对待内经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脉法是脉法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起源内容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素材基础意义。 脉法是医经一派成就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调摄注意事项。隋代,在公元610年,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67门,1730个证候,书中有妇人病8卷,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五、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医事制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舌诊与脉诊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诊与脉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中药发展史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fazhanshi.html

病理生理学内容_病理生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都具有一些共同规律。而同一器官疾病以至每一种具体疾病,又各有其特殊变化特殊规律。因此病理生理学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所包含内容是关于各种疾病普遍规律性问题,如疾病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binglishenglixue/949-3-1.html

明代药物学与方剂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情合、“十剂”等方面,李时珍也有不少创见。在各论“发明”项下,有不少发展药性理论内容本草纲目贡献不同限于药物学,它对医学、植物学、动物学、天文学、物候学、气象学、物理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保存15世纪前文献资料方面,也有贡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5.html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_伤寒杂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论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话说,就是“苟无叔,焉有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别名隐名;奇药备考是补充明代高廉所著珍异药品著作。可惜这些著作都已散佚无存。赵学敏毕生心血在药物方面只留下本草纲目拾遗10卷尚流传于世。本草纲目拾遗主要贡献在于,他总结了本草纲目之后药物学发展成就。全书载药921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5.html

温疫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外感病论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共找到1,101,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