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解】 〔1〕本篇最初连同《父亲在亚美利加》的译文,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七、十八日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 〔2〕勃劳绥惠德尔(E.Brausewetter) 德国评论家。 ...
...《拾谷虹儿画选》小引〔1〕 中国的新的文艺的一时的转变和流行,有时那主权是简直大半操于外国书籍贩卖者之手的。来一批书,便给一点影响。《Modern Library》中的A.V.Beardsley画集〔2〕一入中国,那锋利的刺戟力,就激动了...
...又论“第三种人” 戴望舒〔2〕先生远远的从法国给我们一封通信,叙述着法国AAEAAARA(革命文艺家协会)得了纪德〔3〕的参加,在三月二十一日召集大会,猛烈的反抗德国法西斯谛的情形,并且绍介了纪德的演说,发表在六月号的《现代》上。法国的...
...是国共合作的学校。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萧楚女等许多共产党人都在该校担任过负责的工作。 〔3〕 指一九二七年四月八日所作的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讲演,后收入《而已集》。 〔4〕 张勋(1854—1923) 江西奉新人,北洋军阀之一,原为...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我所知道的是四十年前的绍兴,那里没有~,所以未闻有专门为堂会的演剧。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达官贵人...
...给文学社信 编辑先生: 《文学》第二号,伍实〔2〕先生写的《休士在中国》中,开首有这样的一段—— “……萧翁是名流,自配我们的名流招待,且唯其是名流招待名流,这才使鲁迅先生和梅兰芳博士有千载一时的机会得聚首于一堂。休士呢,不但不是我们的...
...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
...终于在一九○六年撤销前判,特莱孚斯仍复军职。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六期(一九二六年一月二日)发表的那篇声明“不管闲事”的《闲话》里,竟把杨荫榆、章士钊比附为特莱孚斯而隐以左拉自况。篾片,豪门帮闲的俗称。 〔16〕水平线下 当时现代...
...1、《节》原文-出自《易经》 2、《涣》原文-出自《易经》 3、《兑》原文-出自《易经》 4、《巽》原文-出自《易经》 5、《旅》原文-出自《易经》 6、《丰》原文-出自《易经》 7、《渐》原文-出自《易经》 8、《艮》原文-出自《易经》...
...九月四日《莽原》周刊第二十期载有霉江致作者的信,其中有“青年叛徒领导者”的话。陈西滢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讥讽作者说:“这像‘青年叛徒的领袖’吗?”“这才是中国‘青年叛徒的领袖’,中国青年叛徒也可想而知了。”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