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的来源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此外,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7-1.html

身热不退_痘疹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牛蒡子(炒、研) 连翘(去心) 防风 黄芩 黄连 元参 生知母 木通 生甘草 桔梗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方歌】疹已出透身壮热,化毒清表为妙,葛薄地骨蒡翘防,芩连元知通甘桔。柴胡清热饮柴胡 黄芩 赤芍 生地 麦冬(去心) 地骨皮 生知母 ...

http://zhongyibaodian.com/douzhenxinfayaojue/818-9-7.html

四书大学简介_儒家_【文学360】

...四书 大学简介 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5.html

二字在线阅读

...李华,监察御史、右补阙。擅长古文,和萧颖士齐名。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二字一段,或作论书书苑菁华题下注云:汝瑮谨案:书画谱标题作“唐李华二字”标题之次行有“截拽”二字,即所谓二字也。 截拽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66.html

火罐的源流_【中医宝典】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外科心法,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85.html

六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和唐·孙思邈千金、胡愔黄庭内景五脏补泻图等书及宋元明清的许多气功文献对此功法均有载述。其中以宋·邹朴庵太上玉轴六字气所述最详,并以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不同的发音吐气与防治肝、心、脾、肺、肾、三焦病证分别相应。六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17.htm

五经诗经简介_儒家_【文学360】

...五经诗经简介 诗经在先秦称,或诗三百 ,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 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49.html

发热总括_妇科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露不去,瘀血停留,则为瘀血发热;若去血过多,阴血不足,则为血虚发热。亦有因产时伤力劳乏发热者,三日蒸乳发热者。当详其有余不足,或攻或补,或用凉药正治,或用温热反治,在临证细细参考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infayaojue/808-13-19.html

五经尚书简介_儒家_【文学360】

...五经尚书简介 尚书古时称书经 ,至汉称尚书。 “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48.html

耳后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紫黑、坚硬,不热或微热,疼痛剧烈,彻肩引背或牵脑,难成脓,迟破溃。溃后流紫黑血水。从内破溃者,脓从耳道流出。本病包括耳后粉瘤等病。治宜清热祛风,解毒消肿,方用痈疽总治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耳后疽生耳折间,三焦风毒胆火炎,红肿有头...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0.htm

共找到563,3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