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术语。系一种中药炮制方法。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一是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日;二是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383.htm

水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术语。系一种中药炮制法。是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如飞炉甘石。...

http://qihuangzhishu.com/193/618.htm

炙煿(bó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煎、炒、炸、烤、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多食易伤胃阴,生发内热。②中药学术语。指炙和煿两种炮制法。《炮炙大法》:“按《雷公炮制》法有十七:曰煿,曰炙……”...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60.htm

冲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名词。指一种药物煎服法。某些药剂无须煎煮,而是先放在碗内,把煎好的药物冲入,搅匀后服。散剂(如琥珀末、田七末、白芨末)、丹剂(如紫雪丹),小丸(如六神丸)、自然汁(如鲜藕汁),及某些药物(如芒硝),均需冲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45.htm

相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中药学术语。系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种药物作为主药,另一种或数种药物作为辅药用以提高主药功效。如款冬花配杏仁、黄芪配茯苓。②生理学名词。脏腑间相互役使,相互作用和联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官之相使。”...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76.htm

药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名词,指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为方剂配伍中的使药。有些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41.htm

辛甘化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术语。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如伤寒过汗导致心阳虚,症见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用桂枝甘草汤,方用桂枝、甘草二味,一辛一甘,温助心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95/740.htm

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成果丰硕_【中医宝典】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和药学家根据中医药理论 ,近年来在中药学正在为诠释复方的作用机制和阐明中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建立在中药成分研究基础上的指纹图谱技术 ,对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纳米技术将中药加工到微米及纳米尺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62.html

夏枯草药用分析_中药成分_【中医宝典】

...沸沸扬扬的“王老吉事件”让夏枯草的知名度甚至赶上了板蓝根,并且还被戴上了“有毒”的帽子。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生导师黄兆胜和中山中医院主任中药师梅全喜眼里,它只不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草药”。两位专家均指出,夏枯草在中国药食历史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079.html

包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煎药法。一般对有毛的植物药如旋复花等须用布包煎,以免其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散剂、丸剂与饮片同煎时,包煎可防止药汤难服。或核仁捣泥如桃仁泥等,包煎可免散布药汤内。另外,过小的子仁如苏子、车前子等也宜包煎,以免沉底焦糊。...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47.htm

共找到2,1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