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1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杜氏尚有《四书表义》等非医学著述。 十三、王与 王与(1260~1346),字与之,浙江温州人。著名法医学家。王与少年好学,尤重法律,军方弱冠,任郡功曹,从事勤敏。岁逢荒年,守承罔然...
...左侧肉黑如烧烙)。刺后用益母草叶熏烧灰敷之。方用明矾末三钱,葱白七根,捣烂分作七块,每块热酒一杯送下,以衣被盖之。如无汗,再服葱白汤一钟,少顷汗出,从容减去衣被,其病若脱。忌风寒、房事、酒肉、鱼腥、蒜、椒、辛辣、油腻生冷等物。(《单方集验》...
...二十一史,史载历朝明医实录,今据之采其出处,附名氏之下为小传云。)子书(《老》《庄》《杨》《列》《文中》《淮南》等子书中,有纪医法之秘者,今采之。《尔雅》(二卷,晋郭璞注。)《埤雅》(二十卷,宋开国公陆佃撰。)《大明会典》(医政官制,及天下各处...
...北宋元祐间(1086~1093)以医术闻世。祖籍阆中(今四川阆中),为宋初名相陈尧佐曾孙。陈承幼年丧父,与母移居辽淮间,靠行医持家。临证多奇效,喜用凉药,远近闻名。陈承曾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合并,附以古今论说和个人闻见,于...
...法藏(即小乘论藏)。第三是《圣贤传记录》,内包含有赞佛、明法、僧行、护法、外宗五类的撰集,而以梵本翻译的放在前面,中国撰述的放在后面。三大类共计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二)《有译无本录》(附失译缺本),卷第十四、十五共二卷。这...
...研究《伤寒杂病论》文献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钱超尘先生的弟子石琳和王庆国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现存版本对比研究一文中写道:“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的发现,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
...七年(公元1273年)改回回爱薛所立京师医药院为广惠司。据《元史·百官志》说:“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先后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药物院”;至治二年隶广惠司,定置...
...桂枝汤 治伤风自汗,头痛项强,发热恶寒等症(凡《伤寒论》、《金匮》、《千金》、《外台》、《圣济方》俱改为小剂,以便时用,下仿此。)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炙甘草(二钱) 大枣(四枚)水煎服,啜热粥,覆取微汗,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
...一两) 肉桂(五钱)上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或清米饮调服。或细切,加姜、枣煎服。热甚者,去桂,加黄芩。如伤寒三、四日间往来寒热自利者,邪入太阴而少阳经病犹在也,本方合小柴胡,名柴苓汤,加姜、枣煎服,以分利其阴阳也。东垣《此事难知》曰∶经云...
...元代医官职称之一。此职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从三品,位在院使、同知之下同佥、院判之上。主要职责是协助院使掌管医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