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真医案——阴虚内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 尿频虽与肾之气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但胃者肾之关,患儿喜食肥甘,日久湿热内蕴,伤及胃津,热扰肾关则开阖失司,治疗应抓住清养胃阴之本,故以益胃汤加。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益胃生津;加石斛、五味子以增强益气生津之力,并可补肾心,共奏补脾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59.html

秦亮甫_证治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针灸临诊治疗中补泻手法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开阖补泻法;提插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五输穴补泻法。常用的是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和五输穴补泻法,临诊治病常合理选用,灵活应用。在法国讲学期间,曾应用五输穴补泻法治疗一名昼夜呃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nliangfu/590-2-2.html

针法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开阖补泻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8-1.html

针灸讲究补和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9.html

目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部位名。指上、下眼睑部。《医宗金鉴》:“目纲者,即上、下目胞之两睑也,又名曰睫,司目之开阖也。”其中上眼睑部又称目上纲(或作目上网),下眼睑部又称目下纲(或作目下网)。...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15.htm

《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 眼针手法问题 眼针起针问题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眼针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针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杨氏针法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金针赋针法 下针十四法 调气与运气法 飞经走气四法 治病八法 烧山火、透天凉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子午...

http://qihuangzhishu.com/113/index.htm

《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 眼针手法问题 眼针起针问题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眼针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针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杨氏针法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金针赋针法 下针十四法 调气与运气法 飞经走气四法 治病八法 烧山火、透天凉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子午...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index.html

中医词典拼音K:第五篇_《中医词典》k~l~m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肾,不开花者易治,开花而黑色者,心肾二经之气先绝也。”治此者,须要根下割去方好。或内服行气活血、祛痰散结之仙方活命饮、桃红四物汤、三黄凉膈散等。开阖补泻针刺补泻法之一。指起针时以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4/191-1-5.html

流注开阖(医学入门)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生于酉,死于寅。戊土生于寅,死于酉。己土生于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8-7.html

拔源例_《此事难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假令针本经病了.又于本经原穴亦针一针.如补肝经.亦于肝原穴上补一针如泻肝经来亦于肝经原穴上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http://qihuangzhishu.com/859/88.htm

共找到4,0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