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说,不可不辨。又平人自汗,小便频并,遗泄白浊,皆忧烦过度之所致。伤寒属外因,忧烦属内因,霍乱兼不内外因,学人当辨析而调治。淡竹茹汤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妇人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太平览御)葛洪曰。仲景开胸纳赤饼。(抱朴子)孙思邈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孙奇等序曰。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记事亦有与李清《三垣笔记》相发明者,“总之,非身预其事者不能作也,谓之映碧(李清号)所撰。”当代学者欧阳健等亦持此说。 李清(1602-1683),字映碧,一字心水,晚号天一居士,南直隶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天启元年(1621)举人,崇祯四年...
...世经十卷(一帙)一百六十七纸。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二本相滥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经一帙诸藏多是前本此本稍稀)一百七十纸。 楼炭经六卷(或云大楼炭经凡十三品或八卷或五卷)一百三纸。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亦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二十七纸。 中本起经...
...腹中缠滞,他无所苦。此为水饮,消饮丸、倍术丸、(方并见水饮类。)二姜丸夹和用之。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一种妇人,平时任气,易为七情所伤,适月事经季不行,一身百病,胸臆气填,呕恶全不入食,入食则吐痰涎。或一块如核,窒塞胸喉而痛;...
...《江郊(并引)》苏轼 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作《江郊》诗云。 江郊葱昽,云水蒨绚。 碕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詹守携酒...
...熟地四两 茯苓三两(乳拌) 山药(炒) 丹皮(酒炒) 山萸肉(酒润) 泽泻(酒浸) 川牛膝(酒浸) 车前子(炒) 肉桂一两 附子(制)五钱蜜丸。此方之妙,全在导龙归海。命肾之火衰微,浊阴日渐凝结,始则小便不利,继则水气泛溢,腹胀肢肿。但用...
...便溏精滑者忌.《海药本草》海松子去皮,食之甚香美。与云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浓,多食发热毒。(《大观》第二十三卷,40页;《政和》478页)《证类本草》海松子味甘,小温,无毒。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
...和剂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刺痛,不能饮食。半夏(制,焙,五两) 人参 辣桂(去粗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水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食前服。和剂治中汤(方见脾胃门。)沉香降气汤 治阴阳交滞,心腹...
...(此方论专治妊妇霍乱,然亦可就第七卷第二论选方通用也,故不繁引)论曰∶夫阴阳清浊相干,谓之气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也。但饮食过度,触冒风冷,使阴阳不和,致清浊相干,肠胃虚者受之,故霍乱也。热乱者先吐,或心腹痛则吐痢,并发有头痛、体疼。发热而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