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次。功能固胎止带。适用于妇女带下、胎动不安,呕逆等。 扁豆粳米粥取扁豆24克,莲子、粳米各30克。煮粥食。每天1剂,分1—2次服。功能清热祛暑、滋补健身。适用于产后或病后体弱。 二豆山药粥取扁豆15克,赤小豆、山药、粳米各20克,...
...二矾商陆紫贝郁李胆草以为选入。在下。轻则宜以地肤子文蛤苦楝子泽泻琥珀。重则宜以海带海藻昆布田螺以为审用。总之。湿症虽多。而要不外寒湿热湿两种。寒湿者。宜以去寒燥湿补火为要。热湿者。宜以清热利湿滋阴为尚。若概用以清利。及仅知其苍术为上下治湿要...
...深浅,分别选用辛凉解表、和解清热、辛寒清气、气营两清、清营凉血等法,同时还应结合其兼邪或病机特点,兼用它法,如清热祛暑、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化湿、利湿)、清热化痰(饮)、清热理气、凉血散血(瘀)、清热开窍、清热熄风、通腑泻热、清暑益气、清热...
...目录 《医宗金鉴》清热泻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清热泻脾散【处方】山栀(炒)石膏(煅)黄连(姜炒)生地 黄芩 赤苓【功能主治】清脾泄热。治小儿心肿蕴热,致患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者。【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 祝建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芦根就是芦苇的地下根茎,入药的芦根于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有清热除烦、生津润肺、降逆止呕的功效。 芦根滋润而清淡,常用于治疗温病初起或热病伤津而导致的发热、烦渴等症,多配伍生石膏、天花粉、青皮同...
...脐部疾患是指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古代医籍对脐部疾患记载甚多,认为脐湿、脐疮、脐血发病与接生断脐...
...荸荠,是大家餐桌上一道美味菜肴,其具有清热化痰、生津开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等功效。荸荠的地上茎,中药名“通天草”,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现代医学测定荸荠中含有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实验证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肝肾气虚而成,宜用橘核煎汤调服匀气散;或指阴囊肿大,伴四肢肿胀,大小便不通等,多因膀胱蕴热,风热乘之所发治宜清热祛风之剂。方宜内服三白散。②妇科病证,包括阴户风肿,阴户湿肿,阴户肿痛。《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肿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胞经虚...
...目录 《赵炳南方》加味清热利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赵炳南方》:加味清热利湿汤【处方】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仁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泽泻9克,木通9克,丹皮9克,六一散15克,大青叶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