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饥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
...大便秘结或使出不畅,大便干结,甚则如羊屎状,或数日不大便,腹部胀满不甚,无腹痛,饮食如常,小便数而短赤,或有心烦、口干口臭,舌质红,舌苔黄燥,脉滑数,趺阳脉浮而涩。...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
...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飢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
...当归6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4日二诊:服上药诸症减,大便已正常,小便仍频,守上方加上黄芪24克,再进7剂。 2010年6月1日三诊:小便次数减少,四肢已温,精神亦佳,稍觉胃胀,舌苔已不厚,脉有力。前方减黄芪为15...
...在热性病过程中,高热持续,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由于津液日益耗损,急须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本法对于肠伤寒不适用,以免引起肠出血或穿孔。...
...病证名。指湿热蕴于大肠之证。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病证名。因感受风热而突发失音之病证。其证突发,舌干口燥,声音嘶哑,口渴欲饮,舌苔黄,脉眩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治宜疏风宣肺,清热降火,可选连翘散,或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暴瘖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