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儿痨论_《血证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世谓妇人有胎.复得咳嗽发热骨蒸.或吐血.或梦交.名为抱儿痨.其胎不能孕满十月.或七八月.或五六月.胎便萎堕.儿不长成.其每坐产之后.不得盈月.定然废命.古书不见名论.俗医又无治法.世皆以死证目之.而死者果相接踵.良可哀也.夫妇人怀孕.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86/86.htm

血证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3.htm

血证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87.htm

《胎产心法》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论 恶阻论 胞漏并小产论 诸痛论(附孕痈)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诸血证论 子肿子气子满论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子淋论 转胞淋闭论 遗尿论 子嗽论 喘急论 泄泻论 霍乱论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 子痫论 痢论 疟论 伤寒温热时疫论 谵语论...

http://qihuangzhishu.com/677/index.htm

眼外伤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痛、畏光、流泪、黑睛生翳等症状,多为风热之邪所致,治以祛风清热,兼以活血;若胞睑紫肿、白睛溢血、血灌瞳神及眼内出血等,常可按“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血证论》)来辨证,治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若目赤肿痛、头眼疼痛、抱轮红赤或混...

http://qihuangzhishu.com/82/97.htm

《胎产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 恶阻论 胞漏并小产论 诸痛论(附孕痈)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诸血证论 子肿子气子满论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子淋论 转胞淋闭论 遗尿论 子嗽论 喘急论 泄泻论 霍乱论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 子痫论 痢论 疟论 伤寒温热时疫论 谵语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chanxinfa/index.html

桂苓五味甘草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服青龙已,冲...

http://zhongyaofangji.com/g/guilingwuweigancaotang.html

活血祛瘀实乃以通为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妇人产后篇、杂病篇有治疗“产后腹痛”的下瘀血汤,“经水不利”之抵当汤,“腹中气血刺痛”之红兰花酒,以及“水与血结于血室”的大黄甘遂汤等等,均有“推陈致新”的作用,均在强调“以通为补”。取药多以大黄为主,以攻逐瘀血为目的。 唐容川著《血证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97.html

眼外伤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痛、畏光、流泪、黑睛生翳等症状,多为风热之邪所致,治以祛风清热,兼以活血;若胞睑紫肿、白睛溢血、血灌瞳神及眼内出血等,常可按“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血证论》)来辨证,治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若目赤肿痛、头眼疼痛、抱轮红赤或混...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3-0.html

瘀预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死血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王清任《医林改错》奠定了气虚血瘀理论的基础,创立了补气活血治则,并设计了攻逐瘀血的通窍活血汤、血腑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三个代表方剂以及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等。唐容川《血证论》首作专著,提出了祛瘀生新理论,并对瘀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17.htm

共找到4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