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观十_【中医宝典】

...中医治疗观极富思辩和人文医学色彩,含有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归纳中医治疗现有“十”,即疾病可治、治未病、治病求本论、医患相得、因势利导、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知常达变、整体相关、以平为期。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49.html

完骨穴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完骨穴,经穴名。出《素问.气穴》。属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布有枕小神经主干和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项强,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斜,失眠等。向下斜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释名] 完骨,耳...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7.html

丹溪景岳相火大意_《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相火二字,...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2.htm

《中藏经》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华佗·东汉 简介 序 卷上 人法于天地第一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生成第三 阳厥论第四 阴厥论第五 阴阳否格第六 寒热第七 虚实大要第八 上下不宁第九 脉要第十 五色[一作绝]脉第十一 脉病外内证决第十二 生死要第十三 ...

http://qihuangzhishu.com/161/index.htm

《肯堂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02年 卷上 痘疹发微 惊风 卷中 望色 芤脉 人参 犀角 杂记 卷下 三疟治验 神水治验 制神水秘法 妇科验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kentangyilun5676/index.html

凡例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下三法。凡针灸砭淬浴 诸法之尽善者,一并采入。另附集成外治九法,惕厉子自制一法。一、取穴宜绘图也。按摩、针灸、砭淬等法,均系讲明穴道,丝毫不差。欲求穴道,非图不明。先辈以取穴难于诊脉,特别《铜人》十四图于前,其后正身图,覆身图、阳掌图、...

http://qihuangzhishu.com/770/7.htm

法医学的证明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呼吸,出多入少。静坐呼吸,出少入多。大气出少入多,大气存积身内者多,身内的圆运动,加密加速,故能却病强身,且增加智慧。中医于手腕动脉,诊治全身。此动脉为肺脉穴道,名曰太渊。谓太渊为脉之大会。于肺脉穴道诊知全身各内脏的脉,即是呼吸器官先起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745.htm

凡例_《厘正按摩要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三法。凡针灸砭淬浴 诸法之尽善者,一并采入。另附集成外治九法,惕厉子自制一法。一、取穴宜绘图也。按摩、针灸、砭淬等法,均系讲明穴道,丝毫不差。欲求穴道,非图不明。先辈以取穴难于诊脉,特别《铜人》十四图于前,其后正身图,覆身图、阳掌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lizhenganmoyaoshu/770-9-0.html

陶道穴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或艾条灸5-15分钟。 定位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陶道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此穴道,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穴道指压法...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47.html

耳门穴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取穴方法〗人体耳门穴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定位此穴道时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取穴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耳门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42.html

共找到73,8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