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医必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李冠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再自序 合论诸书之得失以示初学之从违(四) 论读医书之难 论诊病须知四景岳全书 论金匮肾气汤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 附录 王子圣大归芍汤 张洁古芍药汤 附论噤口痢 ...

http://qihuangzhishu.com/305/index.htm

大气论(附律一)_医门法律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分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气,而非空洞无着之比矣。膻中之,即心包络。宗气之在左乳下,原不与大气混也。然则大气于何而之?内经明明指出,而读者不察耳。其谓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者,正其也。肺主一身之气,而治节行焉...

http://qihuangzhishu.com/625/10.htm

元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学,居中教以黄岐素问之旨,公遂论次,分理脉候、病能、脏象、经度、针刺、运气,别类抄而读之。居中曰∶善哉,子学之得其道也。自是生学日进,益参张仲景、李明之、刘守真三之秘,所疗无不神效。又着十四经发挥枢要本草会韵等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3-15.html

病_中医闻_【中医宝典】

...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2.html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外感之脉变,以右之气口内伤之脉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脉产生了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上六谥法议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谨按世之以谥著书而可以名家者,止于六。其王彦威之徒,皆祖述旧文,无所增损。六之中,其名周公者,最无条贯,同谥异,或分见数处,纷纭扰乱,难以省览。其余春秋广谥、沈约、贺琛、扈蒙,其纲目俱存,而脱谬已甚,或当时之妄误,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88.html

张氏无治之症_白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喉本无坏病.不识本源.适足碍事.若经误治者.症必危险.亦当悉心讲求.设法救补.慎不可泥张氏之言.委诸无治.所列之症十一.详于下.一、白块自落此候极多.最不足怪.尝见有悬丁之旁.虚悬白片.色若鸡脂.遇大咳辄自落.其症后亦无恙.余二小女...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houtiaobian5350/227-17-0.html

卷二_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叔和脉经止论二十四种,若夫长短二脉,缺而不载;牢革二脉,混而不分;更有七至名极,即为疾脉,是指下恒见者,又何可废乎?共得二十八脉,缕析而详为之,稍挟疑溷者,悉简其讹,从来晦蚀之义,今始得而昭明;然皆考据典章,衷极理要,终不敢以凭臆...

http://qihuangzhishu.com/801/50.htm

白喉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陈葆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病源第一 经络第二 辨色第三 脉第四 手太阴本病症治第五 手少阳标病第六 手少阴标病第七 三经标本并病第八 救误上第九 救误下第十 善后第十一 外治第...

http://qihuangzhishu.com/227/index.htm

枢要的解释_枢要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指中央政权中机要部门或官职 central administrative unit 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中心,核心 centre 国语辞典 關鍵。 荀子.正名:「然則所為有名,與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

http://hanwen360.com/c/126278.html

共找到496,3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