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68年 徐序 柏序 尤序 大父拙吾府君家传 卷一 中风统论 卒中八法 中风失音不语 口眼歪斜 偏风 历节痛风 鹤膝风 风缓 风瘙痒 诸湿统论 散湿之剂 渗利之剂 下湿之剂 上下分消之剂 瘟疫大法 卷二 ...
...回乳。还引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无儿食乳乳欲断,炒麦芽汤频服宜”为佐证。张师对生炒麦芽功效的甄别,至今语音在耳。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可见麦芽是入肝经的。张文甫还指出...
...夫烂喉丹痧之证,方书未载其名。上稽往古,《金匮》有阳毒之文,叔和着温毒之说,其证形与今之名丹痧烂喉者极合。本论以升麻鳖甲汤、黄连解毒汤主治。是论邪入阴阳二经。治法大例,原未教人穿凿执方,学人以意会之可也。今考斯证,每发于杂气邪阳之令,来势...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为惊骇,以肝应东方风木,风主震动而连乎胆也。气厥论曰∶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阳明脉解篇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阳明胃脉也,胃者土也,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又曰∶阳气与...
...痿为虚,误以肺痈治之,是为虚虚。此辨证用药之大略也。《金匮》论肺痈肺痿之脉云∶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两手寸口之脉,原为手...
...五尸、五疰、五疳、五蒸,杂病中之四大症也。仲景《伤寒》始言蒸蒸,《金匮》狐惑实开疳症,而走马汤治飞尸,獭肝散治冷疰,已略具大纲矣。至《巢源》、《肘后》、《千金》、《外台》诸书,始畅厥论,以为内科专家最重之任也。近世书中鲜有之,非近世无此四...
...固宜,特不比泛泛益肾如山药地黄辈耳,临证者审诸,每见上下俱虚之人,咳喘吐血,医用磁石,渐至肺萎,延成死症,实由吸伤上焦之误,而医者无一悟及,可慨也夫,案、仲景书不及此药者,仲景为伤寒设法,原书不别出金匮,金匮亦论伤寒之杂病也,寒邪从外入内,...
...金匮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6年。作者注解《金匮要略》,结合个人临床心得,注文力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与《伤寒发微》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合刊本,题名《曹氏伤寒金匮发微...
...金匮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6年。作者注解《金匮要略》,结合个人临床心得,注文力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与《伤寒发微》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合刊本,题名《曹氏伤寒金匮发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