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痛,或出血生虫,而黑烂脱落。(玉纶)若肾虚作痛者,遇劳即发,午后更甚口渴面黑,倦怠遗精,此皆脾胃虚之证。(《医贯》)外候 精完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虚热则齿动,髓溢则齿长。(《入门》)肾虚牙痛其齿浮,血虚牙痛其齿痒,火热牙痛其齿燥,虫蚀牙痛...
...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
...即真气虚,其证恶寒,或发热自汗,汗多亡阳,阳虚不发热,单恶寒者居多。忌破气,降泄,利水,苦寒,又忌辛热发散。青皮 枳壳 浓朴 牵牛 槟榔(以上破气)大黄 石膏 山栀 知母 天冬 生地 栝蒌(以上降泄) 泽泻 木通 瞿麦 汉防己 海金沙 葶...
...凡阳虚之人,多属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知不知。...
...□问曰:头面畏寒者,何故?答曰:头为诸阳之首,阳气独盛,故能耐寒。今不耐寒,是阳虚也。法宜建中汤加附子,温补其阳自愈。建中汤桂枝九钱 白芍六钱 甘草六钱炙 生姜九钱 大枣十二枚 饴糖五钱 附子三钱用药意解按桂枝辛温,能扶心阳。生姜辛散,能...
...历史态度和客观的分析,要“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而不应如孙一奎所言“窥其一斑而议其偏长”。 阳虚法钦安 火神派强调扶阳的主张不过是对《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观点的发挥而已。强调肾阳的功用,与古人...
...牙体病科主要是牙齿上的疾病,如龋病(俗称蛀牙)、牙髓病、牙根尖周病。以及牙齿发育不良的变色牙或牙齿有缺损等。其特点主要是牙痛,治疗手段在于消炎、止痛和修补牙洞,以及美容性漂白牙齿等。 牙周粘膜病科主要是看牙周和粘膜组织的疾病,如牙龈炎、...
...中医方剂(一) 【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医方剂(...
...潜阳汤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组成 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 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 脾肾阳亏,逼阳上浮...
...难经曰.伤寒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嗟乎.其伤寒汗下之枢机乎.夫邪之伤于人也.有浅深焉.浅则居表.深则入里.居表则闭腠理.发怫热.见恶寒.恶风.头痛等证.于斯时也.惟辛温解散.而可愈.入里则为燥屎.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