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体格强壮的病人,因落枕要求针灸治疗。刚进针颈部阿是穴,尚未作手法,患者突然浑身一阵颤抖,扑倒于地,苦笑一下,随即面如死灰,意识丧失。给予嗅氨水,重掐人中等无效。注射强心剂及艾灸百会,约昏睡十余分钟后,始恢复正常。询问病人,并无饥饿、劳累...
...踝部痹症,取申脉、照海、阿是穴、昆仑、丘墟等。(三)辅助练功:1.排风寒湿功:松静站立,两手下按,膝微屈,微闭双目,舌抵上腭。先吸一口气入丹田;呼气时意想真气从丹田而出顺经直达痹痛之部位,驱动邪气从远端或局部的穴位上排出,做81息。2.六段...
...侧、先仰后侧卧位,自上而下叩击肝区3~5遍,以无痛苦为度)。点按法:点按背部胆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阳穴;再点按期门、日月、鸠尾、中脘、阳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气为度。每次15分钟,日1...
...关键词: 《内经》 多针刺 含义 作用 临床应用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之。《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
...,梳椎至同侧风池穴。后接用右手固定,左手施术。左右各操作5~10分钟。 三、腰肌劳损 主要穴位: 腰部痛点(我们称为阿是穴)或疼痛区域。 承扶穴,臀部肌肉下缘中点处,左右各一。 委中穴,腘窝中点处。(腘窝:大、小腿后侧交界处圆形凹陷部。) ...
...,电针等,简直就是胡闹!)。要注意“阿是穴“的研究,要树立急则针,缓则灸的思想,针法要遵循“三通”法,要重点研究粗针、芒针和火针的疗效,要不施针则已,施针则立效!对慢性疑难病,要在灸疗上下功夫,要对温灸、化脓灸进行临床深入研究、观察、总结。...
...,梳椎至同侧风池穴。后接用右手固定,左手施术。左右各操作5~10分钟。 三、腰肌劳损 主要穴位: 腰部痛点(我们称为阿是穴)或疼痛区域。 承扶穴,臀部肌肉下缘中点处,左右各一。 委中穴,腘窝中点处。(腘窝:大、小腿后侧交界处圆形凹陷部。) ...
...脾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应辨证取穴,采用挑筋法,其次用挑摆法。每l~3日挑一次,5~ lo次为一疗程。 二、腹痛 针挑治疗腹痛,不论急性慢性,取点以阿是穴为主,手法则按中医辨证法,分明虚实而施治。虚者补之,以细针轻挑筋,实者泻之...
...阿是穴等。配穴:天穴、肩内陵、四渎。方法:每次选主穴3~5个,配穴1~2个,中、强度刺激,待局部有酸、麻、胀、痛感时留针。10分钟捻针1次,半小时起针,每日1次。2.耳针疗法主穴:肩区敏感点。配穴:皮质下、神门。方法:穴位选准后用针柄或探棒...
...,筛窦炎6例,蝶窦炎2例),痊愈61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耳屏前约3~3·5cm,即下关穴前1~1·5cm处。 (二)治法 患者取坐位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